【摘要】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时代,也为教学带来了新契机,信息技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种新颖、实用的教学手段。而初中阶段数学作为重点且难度较高的学科,为了给学生学习提供帮助,教师应积极研究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策略,并落实于实践,打造富有趣味且教学内容丰富的高效课堂,能吸引初中生主动学习与思考,使其可加强理解,以更好的方式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得以实现学习突破,突显信息技术教学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前言
信息技术功能多样,可将复杂的知识变为简化,以视频、动画、图片或电子课件等多种形式呈现,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具有很大优势,且极受学生喜爱。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进行整合,借此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及引导合作学习,让初中生充满兴趣并专注于课堂,在学习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加强理解,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完全掌握,促使初中生可实现高效与自主学习,得以为其后续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一、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目光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会对后续教学的开展有很大影响,教师应深知其重要性,针对初中数学学科采取有效策略,优化与改革新课导入环节。在当前高科技时代,教师应转变观念,善于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可借此导入新课内容,快速吸引初中生目光,使其能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随后,引出后续教学内容,让初中生愿意主动学习,进一步扎实掌握好数学知识,得以实现学习质量大幅度提高,让信息技术运用可收获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几何图形》一课,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新课,能快速吸引初中生目光。比如,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何图形,教师可将本课内容制作成微课,以视频方式展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从具体实物着手,先抽象成立体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再引导初中生进一步观察,能从立体图形中找出圆、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让初中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呈现剪开后的立体图形,让初中生观察后,判断出对应的立体图形,说一说其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最后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初中生在信息技术铺垫下主动学习,通过扎实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可突显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理解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已逐渐普及于教学领域,且收获的效果也十分显著,是学生较为喜爱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学科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创设情境方式,打造合适初中生学习的高效课堂。而信息技术能将数学知识变得更简化,并以电子课件、视频或动画等方式呈现,能加强初中生理解,帮助其完全掌握数学知识。让初中生有丰富学习体验,得以不断进步,可亦保障初中生课堂学习质量。
例如,在《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课,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加强初中生理解,助力其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子课件,以“是否有边相等”,将三角形分为两种,一为等腰三角形,另外一种为三边都不相等三角形,明确标出高、中线及角平分线。并展示生活中三角形实物,包括屋顶钢架、钢架桥、空调支架、晾衣架等,让初中生对三角形稳定性有清晰认知。最后可用信息技术中的画图软件,画任意三角形,以不同色彩标出三条中线,引导初中生通过观察寻找规律,在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后,看看规律是否发生变化,思考三角形三条高是否有相同规律。这种直观情境能让初中生理解与掌握好本课知识,促使信息技术应用可收效显著。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合作,促进自主学习
在教学改革时代,更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教师应采取恰当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在初中阶段,教师还需有针对性整合教学与信息技术,并根据课程内容,以信息技术作为引导,促进初中生以合作方式自主学习。一方面能活跃氛围,加强初中生之间有效互动,另一方面能使其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探讨与分享见解,让初中生通过共同合作探究掌握好数学知识,使其得以实现思维与能力全面发展。
例如,在《直方图》一课,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初中生合作,促进其自主学习。比如,由于本课难度并不高,且初中生已学习过条形、折线、扇形几种统计图,能很好地描述数据。教师可先运用信息技术,搜集本课相关教学资源,将重点知识制作成短视频,包括组距、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绘制方法等。再合理将初中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引导其以合作方式共同进行自主学习,让初中生在组内明确分工,利用以往所学方法收集与整理数据,最后合作绘制直方图。并让初中生看图分析,看看从直方图上能得到哪些信息,每组委派一名初中生展示学习成果。既可使其得到锻炼,还能掌握好数学知识,得以达到初中生自主学习教学目标。
总结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门重点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初中生的学习方式。而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独有功能,将知识化繁为简,并以动态、形象或立体方式呈现,能让初中生产生高涨情绪与兴趣,并主动展开高效学习,通过思考、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将数学知识理解透彻与牢固掌握,其学习效率可明显提升,得以保障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珊.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105-106.
[2]陈治娟.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小议[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