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还要积极使用丰富的体育游戏,以此来使课堂效率得到保障。所以,为了使教师达到新课改所提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效果,本文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运用策略
引言
体育游戏种类比较多,小学体育教师应用体育游戏展开教学时,要注重合理设计游戏内容,不能让游戏与体育教学项目脱轨,才可以达到应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目的。另外,教师要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考虑到小学生的感受,在热身、放松环节也恰当应用游戏,对激发小学生体育参与兴趣,促使小学生更好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还处于一个比较爱玩的成长阶段,如果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在其中有效融入体育游戏,那么不仅学生本身爱玩的天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同时学生对于运动的热情还会因此被有效激发。再加上体育这一学科本身就属于室外课程中的一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还可以释放自己在其他学习科目上的学习压力。而体育游戏的存在就可使整个体育课堂变得更为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课堂上就可以得到更为明显的舒缓,同时其身心发展也会因此得到积极性的影响。体育游戏不仅有助于学生智力方面的开发,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体育游戏强化理论知识
对于体育这一学习科目来说,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养,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一些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还是来说,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来说都比较短,也没有较高的理解能力,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就要对体育游戏进行使用,以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而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最为常见的就是篮球,如果教师想要向学生传授一些与篮球相关的知识技能,那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篮球为主题的体育游戏,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运球技能以及传球技能的时候,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围一个大圆圈,然后挑选一名学生站在圈内。队形排列完毕以后,外圈学生的任务就是对一个篮球进行传递,而圈内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对篮球进行拦截,同时在此过程中要保持篮球不能落地,如果圈内的学生将篮球拦截到,那么该学生就可以任意指定一名学生替换自己。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于运球技巧的掌握程度会有所提升,同时其还可以形成较为优秀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积极创新体育游戏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游戏也必须进行创新。不但要让小学生喜欢体育,还需要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游戏形式多样,教师切不可仅满足于教学中现有的游戏形式,而应积极创新,让教学更加多元化,为体育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可借助多媒体或通过竞技、创编、改编等方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充满期待,积极参与每一项活动。以“老鹰捉小鸡”游戏为例,以往都是“老鹰”把“小鸡们”全部捉住就算完成游戏任务,而教师进行游戏改编后,能让该游戏变得更具新颖性。如提出“老鹰”在捉“小鸡”时,必须触碰到“小鸡”的关键位置(耳朵、肚子、额头等)才算赢的要求;或将原规则中的一只“老鹰”变为几只“老鹰”,“小鸡”数量也随之增加,“小鸡”可以围剿“老鹰”将其变为“小鸡”,而“老鹰”只要碰到“小鸡”的头便可变为“小鸡”等。将游戏改编,不仅能提高游戏的挑战性,而且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紧张感,也能提升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终促使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利用体育游戏改善训练效果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通常是教师先进行基本动作或姿势的示范,让小学生进行模仿,随后再进行单一的训练,最后教师再检验。小学生天性活泼,教师长期采用这种过于单一和生硬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产生厌学感,从而不能高质量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所以,教师应要结合具体的体育项目,编排新鲜、有趣的游戏,展开体育训练,这样才会使训练效果得到有效改善。例如,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体育项目的训练时,就可以结合体育项目的动作设计超人、高人、矮人的游戏,在开始游戏前,教师要先向学生讲明游戏的具体动作和玩法:“‘超人’的动作是指双臂用力向上,并且带动整个身体向上跳起;‘高人’动作是指双脚脚尖向前踮起,然后双臂做上摆动作;‘矮人’动作是让双臂后摆的同时,两腿做下蹲动作。具体玩法是:由教师来喊其中任一动作,学生听到后,按照教师所喊动作去完成。”这样就会使小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有效进行立定跳远动作的专项训练。相比教师只是生硬、乏味地让学生练习双脚起跳和落地的动作,学生会更乐于接受前者。同时,也更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再如,教师在教学排球项目的体育课上,教师想要训练学生传球动作,就可以采用传球接力的游戏来代替。即在操场上,让小学生按偶数分组,每组的人数是偶数,并且分成两组。游戏开始前,在队列前方分别画两个圆圈,再让两个队的同学分别以纵队的方式站好。接着,再由站在队列最前面的同学拿球,队列第二名同学不拿球,并快速跑到队列前面的圆圈内。此时,第一名同学再将排球迅速传给第二名同学,再继续跑第二个圆圈,并进行传接球。后面的同学同样进行,哪队先完成,即为获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更好进行体育训练,并改善训练的效果。
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掌握的基本体育技能合理组织和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活动。在游戏体育活动不断发展进程中,小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进而爱上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徐莹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89-91.
[2]周仲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田径,2022(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