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语言环境的创造,只有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才能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在激活状态之中,才能使死气沉沉的"一言堂"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舞台,最终使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的活力。鉴于此,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整合;开放;活力;优化;多元智能
一、我的思考——问题的缘起
北大教育学院教授陈向明先生在其《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中提出,中小学教师不应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纯理性研究、原则探讨等方面,而应积极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及其所进行的日常教学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正是基于这一方法,从这一角度,把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行动作为我一直以来思考、研究的对象。
我从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多年,深切体会到目前很多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还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性,从而使得我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这一问题有现实的研究冲动。
二、我的优化策略——学科整合
首先,从我的实践角度,对“学科整合”作一大致界定。学科整合,指从“以人为本”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对有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恰当整合,并且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对经过整合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使教学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系统结构,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我从以下方面进行学科整合,以此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寓人文关怀于英语教学之中
作为英语老师,我首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很多学生因为喜欢上了我而喜欢上了英语课,从而消除了上课的顾虑。
其次,每天我带着微笑进入课堂,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学生打成一片。上课时,我经常抚摸一下学生的小脑袋表示喜爱或是善意的提醒,也经常会做一个滑稽的鬼脸以回应学生的调皮,时常地成为学生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快乐地做游戏,手拉手地唱歌跳舞……
(二)寓思想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
教学中,我深入挖掘英语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知识的学习,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渗透人文意识,教会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如,在学生学习了animals 这一单元内容以后,我就让学生们联系实际说一说所知道的动物,然后讨论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Why? ),现在又有哪些动物消失了,最后引导学生达成共识:We should love animals! 而做到爱动物的第一步就是love animals around us, such as dog, cat, duck, chick我们应该爱护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只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玩具。
又如,在学习了family之后,我又让学生们展开讨论,What do they do for us?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在辛苦的工作之余,为他们做了很多,wash clothes, do dishes, clean the room… …作为孩子,不应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因为爱,应当怀着感恩的心,也尽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We should love our family! They are great!
讨论结束后,让学生一起唱“I love them”, 边唱边用手在胸前画心。而在学习了nurse, farmer, driv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以后,我又让他们一起对这些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的辛勤劳动者说声谢谢, “ Thank you , farmer, I love you! Thank you nurse, I love you! ...”
把情感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很好地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三)寓母语之“感”于英语教学之中
小学英语课有一个特点,活动多,学生参与性强,气氛活跃。但是,很多学生不是在说英语,而是在喊,似乎喊得越响说明自己越棒。老师有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也会说“再响亮点,老师听不到”“Super!”。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是很美的。在教学中,应当首先让学生感受这种美。我在放录音时,一般要求学生先静静地听一遍,感受用正常声音发出来的英语,然后请两组学生上来,一组用平常的声音有感情地读英语,一组用非常响亮的声音大声地读英语,让同学们评评哪一组好听?答案是显然的。
(四)寓音乐之“美”于英语教学之中
如今的各种英语教材,都配有许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英语儿童歌曲,如《Hop Brown Squirrel》《Teddy Bear》,《Old MacDonald》《Ten Little Candles Dance》等,这些歌曲旋律欢快,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它们。
教学中,我有时根据歌词编一套活泼的动作,或请音乐老师一起编一些优美的动作。有时先让孩子们学会唱,然后几个人一组自编动作,自换歌词,让他们边唱边跳,相互学习和展示。适当的时候也把英语课改成音乐欣赏课,让学生们合上书本先听,然后一起说说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然后带着找到的感觉一起唱,一起演。在唱唱演演的活动中,在自悟自得的体验中,在大胆联想、改换歌词的尝试中,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此外,我也经常在学唱歌曲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一般事先告诉他们下次要学的歌曲,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先学,可以请求爸爸、妈妈或老师的帮助,然后在课堂中展示自己。最后在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下,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充当老师的小助手,把自己的小组成员教会。
这样做的效果是:不仅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英语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歌曲,在互帮互助中由同学来教,学得轻松,学得快,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
很多学生特别喜欢英语歌曲,在教学中我给孩子们补充了大量好听的课外歌曲,对于低段小朋友我就教他们《Donkey》《Hokey Pokey》《If you are happy》等,高段的小朋友我则教他们《Do Re Mi》《My heart will go on》《Big big world》等。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经常在课后、在班会上不知不觉地哼起。
(五)寓美术之“趣”于英语教学之中
在学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以后,如果简单地反复读,以机械操练的方式来巩固单词,未免枯燥、乏味。因学生刚好学过有关身体各部位的单词,我把英语与美术结合起来,与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先是“Listen, draw and color”(听听、画画、涂颜色),由我来描述一个怪物,学生边听边画边涂,“hands pink, head yellow, face blue, body orange…”,然后把它介绍给同伴,也可以同桌两个一个说一个画,互相画对方心目中的怪物,变枯燥的学习于有趣的涂涂画画当中,充分给了孩子们听、说的机会,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当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听说方面的能力。
其实,英语教材中含有很多听听、画画、涂涂、连连的活动,但很多老师舍不得“浪费时间”,把这些活动转变成家庭作业。殊不知,这样一来把一项有趣的课堂活动变成了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趣”味荡然无存,反而成了压力,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课堂上让学生一起涂涂画画,完了再互相欣赏,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老师可以趁机加以引导,要求他们在涂画时用英语与同学交流,对于能够用学过的英语进行交流的同学,大加表扬,孩子们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在轻松的氛围中,真实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使用了英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三、我的心得——实施体会
学科整合优化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缘于它的强大的理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指出人类有八种智能类型:语言文学智能、音乐旋律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英语学科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正是发挥了孩子的音乐旋律、视觉空间等智能,利用孩子在这方面的智能优势促进英语学习。
学科整合不仅有强大的理论依据,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与其精神一致。《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科整合。”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本着学生的发展,从学科整合出发,抓住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开发学生多方面智能,激发学生多方面兴趣,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学习需要,融各种学科兴趣爱好于英语之中,维持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知英语,去学习英语,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健全了人格。
当然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握好学科整合服务于英语教学的原则,处理好整合学科与英语教学本身的关系。
学科整合的教学也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具备更加宽泛的知识体系,具有更加宽容的教学心态,具有更加开放的教学理念,还应该掌握更加科学的教学组织方法,引导学生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中快乐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
[2]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郑博真.多元智能统整课程与教学[J].长春出版社,2002.
[4]张玥.内蒙古教育,2014(12).
[5]戴春梅.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英语学习之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9):1.
[6]李强,王雪平.基于综合性学习的案例研究——《玩转三角尺》教学设计分析[J].湖北教育,2019(1):2
[7]徐申叶.高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J].试题与研究,2018(19).
[8]曾凤.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四忌"[J].中学生英语,2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