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各级学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可以自主利用的课后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布置课后作业时,做到“减量、提质、增趣”,为学生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在有效的作业时间中,高效完成课后作业,并能真正有所收获,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故本文将从课前预习作业分层次、课后复习作业分层次、重视学生的课后评价三方面浅析“双减”背景下优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引言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更加注重作业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数学作业是数学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教学活动的延伸及必要补充,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的主要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合理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差异化作业中,学到实用的数学知识点,实现全面成长。但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问题,没有真正意识到“双减”政策的作用,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几乎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不能在课后作业中进行自我检测,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并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与效率、加深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三方面出发,为“双减”背景下优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几点建议。
一、课前预习作业分层次,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与效率
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开展形式也比较灵活多变,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学到符合自身实际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数学知识,进而加深对数学各种知识的理解。课前预习作业对教师顺利开展课上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通过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课前预习作业,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与效率,引导学生对课堂所要讲的知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例如,教师讲解有理数相关知识点之前,需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师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根据其他教师评价以及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对于学习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教师制定的预习目标就是让这一部分学生能有效通读一遍教材,对有理数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能够基本掌握有理数简单的加减法规则;针对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需要这一部分学生能在预习阶段达到更高的标准,不仅能对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也能靠自身理解与思维能力,将有理数加减法规则进行较为熟练地运用,并能自主探究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点。
二、课后复习作业分层次,加深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课后复习作业能有效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也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找到自己课上没听懂、没记住的知识点,并加强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进而加深对整体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锻炼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课堂讲解有关整式的知识点后,需要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将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组内的学生之间都具有一定差异性,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探究数学知识。教师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较为简单,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只需能简单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并能进行简单运算即可。针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使其能进行深度思考。在小组内,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能力强的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三、重视学生的课后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双减”背景下优化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参与者不仅是教师,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真实反应。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后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持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数学课堂质量。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活动后,就需要在课后举办评价活动,倾听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师可以在线上线下同时收集学生对课后作业的评价,然后进行整理,找出自身布置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解决,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持续优化分层作业设计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中,需要教师能够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为学生创设优质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学习习惯,在结合课程内容基础上,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在课后作业中有所收获。教师也需经常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并引导学生多探究数学知识,养成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锦平.“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差异化作业设计探索[J].数学之友,2021(6):57-58.
[2]赵静.“双减”背景下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2(4):44-45.
[3]高志军.控量减负 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