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对人才道德素养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道德教育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渗透德育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小学语文学科中隐藏着大量的德育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以更好地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并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教育;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隐藏着大量的资源亟待挖掘和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依靠名家著作展开,这些名家阅读文本呈现出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隐藏着一定的道德倾向和作者情感。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学习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和指引。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隐藏的德育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德育实践需要,予以整合和落实。例如,在《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文章中,便隐藏着爱国主义德育资源,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资源紧密融合,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提升其道德素养。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能确保德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小学传统道德教育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模式展开,但结合教育实践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课时有限,内容相对固定。而小学生处于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其道德素养的培养需要遵循持续性、全面性和趣味性。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主导学科,学校几乎每一天都安排了语文课堂,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对德育体系进行有效补充,确保德育的连续性。此外,小学生抽象思维缺乏,难以理解抽象的理论说教,教师借助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可以确保德育的丰富性、立体性,学生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悟德育,以优化德育成效。此外,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价值等,可以看出德育本身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自身的必要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教师要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德育计划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并且以语文教材为蓝本,挖掘和整合德育资源。例如,教师通过家校合作,发现进入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叛逆倾向,容易与父母顶嘴、吵架,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唠叨和教育。此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五年级上册六单元的内容,重点开展“亲情与感恩”教育。首先,要在课文教学中重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联系自身实践,回忆父母的关爱,以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拉近亲子距离。其次,教师可以在语文作业环节渗透德育,如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父母一周,并用绘画、摄影或者写作的形式,将父母日常陪伴的场面记录下来,接着在班上开展交流会,让学生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场景。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记录和感悟父母辛勤工作、操劳家务、关爱孩子的场景。最后,教师可以以该德育主题开展写作教学,在确保有效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前提下,让学生将真实情感记录下来,写一篇与父爱或者母爱有关的文章,或者写一封给父亲母亲的信,并让父母参与作文批改和评价,鼓励学生与父母之间展开交流。

(二)创造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理解抽象立体的文本。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教学情境,并在其中渗透德育。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可以给学生播放圆明园毁灭前后的视频对比,学生对比观看圆明园毁灭前的金碧辉煌以及圆明园毁灭后的残骸,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灵上的触动,产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以及对侵华列强的憎恶。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升华教学思想,如以“面对近代屈辱史,我们如何对待西方国家和文化”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开展讨论。最终,教师要告诫学生,铭记历史,但不能只记得仇恨,而是要客观批判的对待西方文化和国家,学习其科技和文化发达之处,并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使得祖国日益强大。

(三)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落实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包括预习、教学导入、重难点教学、作业复习、实践教育等环节,教师要在不同教学环节中落实德育。例如,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开展预习。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展开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在作业环节,教师可以在作业批改中,加入卷面评价、学生态度等评价要素,鼓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谨慎、细心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德育成效落实在实践当中,例如,在教学完《珍珠鸟》之后,可以布置一个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去当地进行实践考察,了解城市鸟类保护现状,激发学生形成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挖掘和利用隐藏的德育资源。同时,要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渗透德育,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贾新.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24):1-3.

[2]曾艺琴.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方式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20):165-166.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