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初中班主任德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激励是借助物质或语言、精神上的激发使被激励者振奋、建立信心的一种途径,是引导被激励者投入某一件事的有效方式,更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因而不论是从教育的角度分析,还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班主任采取激励手段落实对学生的教育都十分有优势,尤其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之时,激励策略是使学生将理论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催化剂”。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内容比较全面,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同时是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学习及生活方面的问题,更要将素质教育完善渗透至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运用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向的影响,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完成德育发展目标与综合学习目标,进而达到德育及激励教育的根本发展目的。

一、运用恰当的激励措施

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选择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措施,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通过学生认知、了解德育重要性,以个人主观意识激发个人行为的改变。通过将德育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开展合作,在家长会上对学生进行表扬。通过学生在教师与家长两个方面都获得正向反馈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日常的德育实践,形成良性的循环,在提高学生对于德育认同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生活中切实落实德育要求。

例如,现代初中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主要频发在初二下学期和初三阶段,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思想上获得平衡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其更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此外,要重视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初中生处理好班内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班级里充满自豪感,感到“主人翁”式优越感。

二、构建完整的激励流程

在班级德育教育中开展激励策略,先是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特点、需求从教材中提取与其相适应的德育内容,根据学生情况设立德育目标,以实际的人、故事背景为学生带去情感上的激励,帮助学生理解德育内容;而后是根据具体情况明确激励范围,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素养的形成。

例如,通过设置班级信箱,定期查收学生投递的信件,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回复来建立学生的信任度;用班会互动一起来的为期一个月的主题班会活动向学生展现了班主任与大家一起组织活动、参与活动、分享活动的一面,形成了与学生之间的默契,科学地扭转了师生关系,并以实际行动向学生呈现了平等、尊重,为以后的德育开展,激励策略的实施建立了充分的公信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整个激励教学的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表现出来的参与结果,课后学生提出的反馈,以帮助教师全面动态地掌握德育工作的效果,为激励策略的改进提供参考。

三、设置奖惩机制强化激励效果

激励教育是当前阶段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意义在于全面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以阳光、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是帮助学生可以直面挫折、强化信心的关键措施。分析以往的教育模式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及班主任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虽然已经将激励教育元素渗透其中,但是其运用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充分体现激励元素的科学意义。

例如,在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卫生环节引导方案的设计,班主任即可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期结束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奖品可以是一本书、一个笔记本、几支笔,虽然价格不高,但都代表着班主任对学生的鼓励和信赖,这些奖品会成为学生长期精神鼓励的来源,也让其他学生深刻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才是正确的、应该遵守的,这样能够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对既定的卫生管理机制,对落实较好或者有更多有益表现的学生而言,班主任可以通过合理的奖励措施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这样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同时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较强的激励作用,是非常高效的教育策略。

四、依据实际开展激励策略

有的班主任认为“以毒攻毒”也是一种激励方式,这显然没有顾及身心快速成长期的初中生心理脆弱的特点。所以,激励应该以鼓励为主,要照顾大部分学生脆弱的心理状态,德育的方式应该符合学生尚不成熟的心态,应该少一点批评,防止学生对德育甚至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如在以“集体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平时班级被学校表彰或者受到批评时,他们也仿佛和别的学生不在一个集体中,这些学生在今后可能会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此,班主任和他们逐一耐心沟通,才得知一名学生是和同学关系不好才不愿参加活动,而另外两名则是性格内向不愿参与。了解到问题后班主任鼓励他们适当参加集体活动,感受和同学互帮互助的乐趣,慢慢地,他们变得开朗起来,每次活动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这一关键阶段,班主任应该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通过做好示范、选择恰当的激励形式以及注重沟通互动方式等途径,切实提高激励策略在德育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贤贤.基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8):84.

[2]陈安华.探析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科学咨询,2021(5):66.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