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教师传统式家访的意义与策略探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如今教师家访被注入了时代色彩,但传统实地家访仍有着无法取代的必要性。笔者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教师的家访现状,从主体角度阐述家访的实践意义,根据家访活动组织的纵向维度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家访;初中

家访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是重要而传统的存在,与过去相比,教师的家访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作为教师需要更加深入理解传统式家访的积极意义,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

一、概念及背景

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指教师到学生家庭进行教育指导的一种方式。一般把“走家串户”式家访称为传统式家访。新媒体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实地与家长面对面亲切交流这种传统、温暖且更能够拉近彼此关系的家校沟通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被赋予新的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教师家访现状

现在正处于媒介共生的时代,沟通交流方式呈现出快速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微信和电话一跃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联系的首选方式。大家看似是在追寻迅捷的家访模式,实则沟通的质量却在不断下滑。实地家访作为中华“家文化”孕育下的优良教育传统,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逐渐“被冷落”的情况。

教师和家长对家访的认识不到位,难以达到家访良好的预期效果。由于教师日常工作较为繁杂,当学校下发家访安排时,可能会出现主动意识不够强,对实地家访重视程度不高的情况,导致最后难以完成质量较高的家访。

三、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教师传统式家访的现实意义

(一)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要将其落到实处,需要多方角色共同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部分学生在学校和在家所呈现的状态存在着较大差异,传统实地家访能够让教师获得更多有效、及时、个性化的信息支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动机、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方式、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等信息。同时,家长可以更好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保持同频步调,共促学生成长。

(二)温情入心,密切家校合作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双减”背景下,家访既是满足广大学生家长的需要,更是满足学校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实地踏访相比起冰冷手机传递的信息而言,语言环境更为生动,可以实现丰富的感受与回应,情感传递的限制少了许多。可以有效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实现深层交流与合作,能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与态度。

(三)专业提升,保证教育有效性

基于文化的意蕴来看,教师家访本就是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同时就是在帮助教师自身高水平发展。家访工作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工作,从做好细致详尽的家访准备到实地与学生心贴心促膝谈话,与家长坦率交流,再到将信息整合工作延展,整个过程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有着一定提升。教师与家长见面交流中,会对自己的肩上之责任产生具象化的认识,会对教育教学产生更准确的把握与认识。

四、新媒体环境下初中教师传统式家访的有效策略

(一)家访前,增强意识,做好多方面准备工作

思想指导行动,在开始工作前,应先正确认识实地踏访的意义。初中生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运用更温和的方式走近学生。在正式家访前,家访教师可以根据双方的时间制定家访计划和目标,做好受访学生详细的材料准备。除了主动从班主任和同学处获取学生的在校表现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话等多种新媒体辅助方式提前与家长进行有意识的沟通。这样在正式家访开始时,家长对教师上门家访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才会有所提高。

(二)家访中,真诚耐心,引导家长同心同向

教师和家长接触交往时,需要掌握一些沟通艺术,进而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家访过程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避免“告状式”家访。学校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家访并不是为了带来矛盾,而是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教师应优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积极表现传达给家长,温柔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家长切实感受到教师与家庭是同一战线的,都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与重视,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出未来共同的努力方向。同时,可以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或班级的工作情况和计划,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力求达到心灵的共鸣,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三)家访后,整合生成,及时调整与延伸

教师到学生家里实地踏访只是家访工作的一个方面,后续还需要及时做好总结、整合、生成,并基于此调整教育教学工作,家访的效果才能在这样完整有延展性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家访后学生的日常综合表现,来判断家访的效果。对有明显进步的孩子,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肯定,以实现正向循环。对于变化不明显的学生应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反复调整,长期渗透暗示与教育,并安排好追踪家访的频率,保持与家长的良好交流。回来之后,教师应根据简单记录及时加以补充,建立家访资料台账,对学生档案进行完整补充,学期末时将家访记录汇总成册归档。同时,还可以借助新媒体软件建立学校或班级专门的家访文件资料平台,以实现“一夹一学生”的电子版信息,这样可以助于学校管理和后期的迅速检索。

五、结语

如今,教育已进入家校协同育人的新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高质量家校共育的需求更为迫切。教师传统家访作为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方式虽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但这种美好的家校沟通方式会愈发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如平.互联网时代仍需用好传统式家访[J].人民教育,2020(19):40-43.

[2]李瑾瑜.重新认识教师家访的文化与教育价值[J].人民教育,2017(08):22-24.

[3]石中英.重申教师家访的教育意义[J].人民教育,2018(12):36-38.

[4]边玉芳.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双减”背景下全社会如何支持家长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而教[J].人民教育,2021(22):26-30.

[5]沈佳燕.新媒体条件下“家-校”传统沟通方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9.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