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汗滴禾下土:小学生劳动教育要“走进基层”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阶段对学生教育所提出的基础要求,也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重语数英等学科教育而轻劳动教育,已成为当前小学阶段教育的突出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本文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管理经验,试着探讨小学生劳动教育中如何走进基层,切实突出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层

引言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受到更多的师生所关注,更多的学校也开始安排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是,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着教学素材匮乏,师生互动缺失等诸多困境,影响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性。积极推动劳动教育走进基层,能够带来多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开展劳动教育走进基层活动,能够为劳动教育带来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素材内容。因而,深入地探讨小学劳动教育中走进基层具有重要的探讨必要性。

一、创设基层劳动生活情境,破解劳动教育短板

将劳动教育错误地理解为纯粹的劳动锻炼,融入到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未能够正确地认知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已成为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短板。一方面,积极结合劳动教育的主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基层教育情境。比如,在“忆苦思甜”劳动教育活动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农家的传统文化“磨豆浆”笔者带学生们走进农家进行“磨豆浆”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磨豆浆劳动活动中感受到一杯豆浆喝起来很美味,但是却需要经过辛苦的劳动实践活动,经过了洗黄豆、浸泡黄豆、磨豆浆、煮豆浆等一系列环节,每一杯美味的豆浆都需要辛苦的劳动投入。因而,在“磨豆浆”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中,通过近距离的现场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所在,从而积极有效地创设了基层劳动教育的情境,有效地破解了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短板。

另一方面,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等创设教育情境,将基层生活中的劳动场景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学生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基层劳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基层劳动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从而为后续的基层劳动教育创设浓厚的情境。

二、挖掘基层劳动生活素材,优化劳动教育内容

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更多局限于校园内的卫生打扫等少数的教育内容,不利于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劳动教育应有的价值。

在小学劳动教育中应该积极融入生活情趣,促使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具体化。比如,将拔花生、插秧等不同的劳动实践活动,设置更具生活趣味的岗位名称,类似于花生成果收割员、秋天果子播种员等更为有趣的岗位名称,并且在劳动岗位形象设计、劳动岗位内涵提升等方面赋予更为丰富的劳动教育内涵,让学生们在完成基层劳动教育活动的同时,有效地挖掘了基层劳动教育的生活素材,起到优化劳动教育内容的预期目标。

三、富基层劳动教育渠道,增强学生劳动体验

劳动教育方式的单一化,让小学生觉得劳动教育过于枯燥、单一,融入到劳动教育的兴趣自然受到影响。劳动教育要开发更多适用于劳动教育的基层生活教育渠道,让学生从内心产生融入到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一方面,在“耕读”中渗透劳动教育。比如,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读耕、读诗等活动,从而了解到更多与基层劳动实践生活相关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在基层劳动生活知识的收集中丰富了小学生的认知,也充实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知识。另一方面,在“丈量”中衔接基层劳动方法。比如,在劳动教育中可以利用学校的角落完成基层劳动实践体验。比如,用结绳计数、用脚步测量土地的长度与宽度,这些都是基层劳动实践的常见场景。在学校角落土地的丈量与开发中,通过丈量实践活动有效地衔接了基层劳动生活的内容,真正达到了劳动教育走进基层的预期目标。

四、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基地,锻炼学生劳动能力

家校合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在巩固教育效果与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价值。在小学劳动教育中,应积极发挥家校合作的价值与力量,围绕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方向有针对性地打造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基层教育基地,在劳动教育基地中锻炼小学生的劳动能力,真正发挥基层基地在劳动教育质量提升中的质量与效果。

小学在劳动教育中重视劳动教育基地的打造,将特定的区域开辟成若干个责任田,并且将每一块责任田分配到具体的班级里,每个班级每周均安排一节劳动课到实践教育基地完成实践活动。比如,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种植不同的蔬菜等,包括花生、黄豆等等。在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基层劳动教育时,可以安排有种植经验的老师讲解蔬菜种植等劳动实践经验,认真地讲解各种劳动知识。结合劳动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基地,切实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

五、开发基层劳动教育项目,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匠心精神,是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础所在。在小学劳动教育走进基层活动中,围绕工匠精神积极开发基层劳动教育项目。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则主要开发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的基层劳动活动,让学生们在整理书包、值日生、洗衣服、打扫房间、学习生活技能等基层劳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则更多以校园卫生情境、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种植体验、养殖体验以及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基层劳动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利能力。而高年级的学生更侧重于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的基层劳动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完成十字绣、植物栽培、农耕体验等基层劳动体验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发有差异化的基层劳动教育项目,形成更为完善的基层劳动教育体系,提升了学生劳动精神培养的有效性。

六、结束语

劳动教育,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小学劳动教育走进基层,具有丰富教育内容以及构建互动课堂模式等多重价值。因而,应该从创设基层劳动生活情境、挖掘基层劳动生活教育素材、丰富基层劳动教育渠道、打造特色教育基地以及开发基层劳动教育项目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走进基层教育活动,切实突出劳动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海琴.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2020.

[2] 肖潇. 核心素养下我国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教育策略[J]. 智力, 2020(27).

[3] 卞玉昌. 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价值与构建[J]. 教学与管理, 2021(26):3.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