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预测,并根据故事情节来猜想(重点);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难点);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学习老屋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看图猜成语,看题目猜猜这个游戏的玩法?(板书:题目)图一:虎头蛇尾、图二:对牛弹琴、图三:亡羊补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看法有准确地表达,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猜是 ,因为 。)
小结方法:猜成语不是瞎猜,而是根据某种蛛丝马迹去揣摩。今天我们就要用上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单元。
【设计意图】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单元导读,整体感知。
1.看单元页,知道单元人文主题:预测(板书)。2.了解预测是在阅读的同时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进行猜测或揣测。3.单元的语文要素: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阅读)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阅读)尝试续编故事。4.一起进入课文,边读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会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5.观察课文与之前的有何不同?(这篇课文出现了旁批,小读者把自己的预测批注在文章的旁边。)
【设计意图】以双线组织式单位为架构,一条是人文题,另一个是语文要素,而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教学前引导学生对单元导语的关注可以明确学习任务。
三、学习预测,总结方法
(一)读题:看到题目,你想说什么?(预设学生答:老屋有多老?为什么总也倒不了?)我猜 因为 。
(二)看看我们预测的跟课文一样吗?谁来读1自然段(读出老的感觉,指导读)老屋真的会倒下去吗?谁来猜猜,师:像我们刚才这样,根据一些线索有依据的猜测,就是预测。
(三)我们继续读故事(第3段)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指引学生评价,并适时引导:声音要读小一点,轻柔一点。)猜一下老屋听到这个声音,会答应他的请求吗?(注意说话完整,说出猜测的依据)
生:根据插图,预测的结果是老屋会答应。(板书:插图)
师:插图也可以做为预测的线索。
(四)师:老屋究竟会不会答应它呢?与同桌合作读4-6自然段。
师:原来那个小小的声音是谁呀?生:小猫。师:老屋答应了小猫的请求吗?生:答应了。师:老屋帮了小猫的忙后,会倒下去吗?猜一猜。生:我猜老屋不会倒下去,因为——。师:真棒,会用学过的方法预测了。
(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看第7自然段,女生读人物的话,男生读旁白。猜猜这次谁又来了?生:我猜是老母鸡来了,因为文中说它要孵小鸡,孵小鸡的就是母鸡。师:能根据课文内容来预测了,真棒。老屋这次还会答应吗?(“我猜 ,因为 ”句式回答。)师:接着看看第7自然段的旁批? 说一说,旁批的预测是依据什么?(师板书:生活)(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生活经验。比如我们想休息的时候总是有人来打扰,我们会感觉到很烦。)
(六)师: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呢?默读8-10自然段。老屋有没有答应老母鸡的请求?猜猜他又站了多少天?(21天)师:站了那么多天!接下来他会倒下吗?再来猜猜。生:我猜——还会有别的小动物来,因为 。谁的预测和课文一样?你是根据什么来预测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内容)师:预测到这里,我们发现小动物来寻求帮助好像很有规律,我们一起来读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老屋和小猫的对话、老屋和母鸡的对话)
1.发现小动物请求语言规律;2.发现老屋回答规律;3.模仿补充故事。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呢?老屋又会怎么回答呢?(小组内创设情境演一演)
小结:原来作者的文字是有规律的(反复),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也能接着往下编,我们也成了故事大王了。
【设计意图】旁批是该课文的一个重大亮点,全文共出现了七处旁批,每一处旁批都在总结预测的方法,意在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文章,一边预测故事情节,并对照旁批学习预测的方法。学生学会了基本的预测方法后,让学生观察总结课文人物对话的规律,知道童话故事的常用方法:反复。然后模仿补充故事,训练孩子的语文素养。
四、感受人物,主题升华
(一)当老屋又一次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看,谁来了(小蜘蛛)。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11-17自然段吧。采访:小蜘蛛,你的故事为什么总也讲不完?引导学生回答,我猜 ,因为 。
(二)小结:爱是相互的,是可以传染人的,我们帮助了别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么要像老屋一样去关爱别人,
(三)回顾总结。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生:预测。预测的依据都有什么呢?生:题目、插图、内容、生活等。师:边读边预测,是不是很有意思?以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做哦,会很有趣的。
五、运用策略,拓展延伸。
阅读课外文章《萤火虫找朋友》,边读边预测,做上批注。
【设计意图】温儒敏教授指出,教师要将教材与“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向学生提供预测的方法,所以,老师要“统整意识”,学生在学习了预测的方式后,要通过自读和课外阅读来练习和巩固自己的预测,使之更加真正地落地生根。
六、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读慈琪的《倒不了的老屋》的原文,自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边读边预测,旁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