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新学年,刚接手的班上有个叫林聪的学生,传说中的“扛把子”,据说这学生从入学不久便借故缺勤,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搞小动作,对老师态度恶劣,多次顶撞教师,欺负同学。知道这个学生分在我班时,我非常忐忑,不知道他会在我的班搞出什么事情。我决定先观察他,试图找出教育他的突破点,思考教育的着力点。
二、辅导目标
一个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寄望于短期的教育实现质的变化不太容易。我对这个孩子定下来的辅导目标是: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②学会让自己冷静,克制浮躁的心态;③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体会别人的感受。我默默地给自己打气,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这个孩子。如果这孩子经过我教育有所改进,毕业后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我的付出无疑是值得的。
三、辅导过程
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尤其是像林聪这样有多年的与家长和老师作“斗争”经验的熊孩子。开学前两周,林聪表现得非常乖,上课认真听和做笔记,见到老师还主动大声问好。我自然知道他这是在观察,判断老师的“战斗力”。我按兵不动,按照正常的节奏上课和管理班级,没有给他过多的关注。有这样的精力和专注力,若用于学习该多好。
(一)寻找教育的突破点
当我还在期望着这样的平静生活再多几周时,林聪就惹事了。一天课间,班长慌慌张张跑过来告诉我,林聪在厕所门口和人起争执还互相推搡对方。我压住内心的怒气,把他领回办公室,平静地叫他解释事情的起因。他说是因为那个人看到他在教室写东西就笑他装好学生,就打起来了。由于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简单教育他,要求他下次不能再打架,就让他回去了。我发现,这孩子其实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很希望在班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过了几天,宿舍生活老师没收了几台手机,经了解,竟然都是从林聪那里租来的。原来他利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了好多台二手手机,借给同学玩,收取租金,并以此收了几个小弟,经常到处惹事,校园“扛把子”的外号就是这样传起来的。
在与林聪家长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他还有个弟弟,弟弟出生后妈妈忙于照顾弟弟无暇顾及他,而他爸爸又忙于生意。父母对他过分的散养,没原则地原谅他的犯错,使林聪小学5年级后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打架,逃课。也许缺少家庭的关怀才导致他做出各种不好的行为,并错误地认为这样可以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关注。
我想,帮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用合理的方式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二)篮球小教练,体验被需要的感觉
篮球是男生体育中考内容,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篮球练得效果不佳,体育中考临近,我让林聪帮忙指导几个学生。“林聪,你的篮球那么好,帮帮忙,教一下这几个同学,如何?”虽然他嘴上说不要,但还是站在篮筐下看着,有个同学来个神助攻,一句“林教练”,说得他很不好意思,只能指出那个学生的问题并告诉他应该怎么投篮。
很快,那几个篮球薄弱的学生进步不少,这过程,许林聪能感受到被被人需要是一种什么感觉。也许“要带好头”这样的想法会不会也从他的大脑里一闪而过呢。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我需要耐心。
(三)校运会,发挥他的体育特长为班争光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如期而至,大家都积极报名参加,力争为班级争荣誉。我默默地观察林聪,他似乎事不关己的样子,也许他觉得为班争光不是他的事,他只是个坏学生,老师也不会重视。我知道他的长跑很厉害,于是叫体育委员帮他报名了,我也当面跟他说一定会为他加油。比赛那天,他拼命地跑,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喊“林聪加油!”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他明显眼里有了光,奔跑到脸部表情扭曲。当他以第一名冲过终点线时,全班都欢呼起来。
当天的班级总结会中,我专门表扬了林聪的拼搏精神,并呼吁大家为林聪鼓掌。我想,也许那时候他才会觉得自己也是班里的一员,自己也可以为班级争光。在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上,我又有了收获。
(四)特殊的约见家长
很多学生都认为,只有是犯错的时候老师才会约见家长。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约见林聪的家长,对他进行表扬。于是,我用了几天的时间收集了林聪表现得比较好的几件事。把他的父母叫到学校来,林聪的父母以为他又惹事了,一见到我就先跟我道歉。我当时觉得有点尴尬又有点好笑,心想这父母见老师是见出经验了,不管对错,先道歉。林聪被叫过来后,也是一脸不解,见此,我也不兜圈,直接跟他父母说明今天约见的目的,告诉他们林聪最近表现得非常好,体育训练、校运会等都为班争光,希望接下来继续做得更好。林聪和他父母额头上的愁云一扫而去,转为笑眼逐开。
(五)学生的反复变化,老师的坚持与耐心
教育,是一件长期的系统工程。林聪,校园“扛把子”,声名在外,虽然经过一系列辅导,略有好转,但依然难以彻底改变,仍反复出现违纪行为。每当遇到违纪情况,我都会严厉批评指出他的错误之处,并告诫他如何做好自己。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抱歉,并承诺会改正。他的语气已经少了嚣张的不屑,多了理解和认同。
德育工作者,就是和人心打交道。转变一个“扛把子”,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还有毅力。
四、辅导结果
通过对林聪一年来持之以恒的辅导,效果比较理想。他慢慢地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同时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摆正心态,与同学的关系也慢慢地融洽起来,较好地融入集体大家庭。
他的中考成绩没达到高中分数线,去了职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他毕业了,我已经无法再对他进行教育,这一年以来,可谓“相爱相杀”,好在他也能顺利毕业,没有犯过大错。
有一天,突然收到一个微信加好友的信息,原来是林聪,他放假了,专门来到学校门口,买了一杯奶茶给我。他懂得感恩了,懂得理解别人的感受了,对社会一定是个有用的人。
五、总结反思
要转变一个问题学生不容易,特别是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自律,对人生没有目标的孩子,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进行。这些孩子,往往是教育完了之后没多久又恢复原来的行为,所以更需要爱心与耐心去引导他们。
同时,不得不说,家庭教育在小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面对几个孩子,应该一碗水端平,不能让某个孩子在家里失去了存在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落定,这种情况更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