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治班自有妙计主要从这六方面来阐述:用沟通来了解学生、用好印象来吸引学生、用新起点来帮助学生、用班级文化建设来陶冶学生以及用小组积分制来激励学生以及用家长会达成家校助力。
【关键词】沟通;班级文化;小组积分制
诸葛亮常爱说:山人自有妙计。每逢开学前分工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最愁的人莫过于班主任了,接一个好班,心里愁,如何能保证它一直好呢?接一个差班,心里愁这一两年怎么熬呢?这时,诸葛亮这句话涌向我脑门,每每这时我也说:勿慌也,治班自有妙计!我就以下六方面说说“山人”治班的妙计吧:
一、用沟通来了解学生
刚接一个新班,我认为,首要做的事情莫过于沟通!沟通的对象可不局限于学生,沟通对象可以从前任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等着手。而首先应与前任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沟通,通过和他们沟通能直接获得第一手信息,为此与学生、家长接触时能迎刃而解,避免突发事件的冲突。比如我曾接的一个班,在开学前前任数学老师和我聊到该班的家长是极度不配合,常有人唱反调,特别是向某家长经常发表一些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言论,把班群搞得乌烟瘴气。她说如能转化他,整个班的家长群的舆论就好,班级管理也就顺畅了。毫无意外,开学初,向某家长的事件爆发了。我抓住这突发事件,通过个例分析、同理心与其面对面沟通,最终说服了他,从那以后群里充满了正能量。同时又通过家长会中我又针对他的问题设计了相关的内容,会后竟收到他发来的信息,他说孩子这么多年的老师中就佩服我,表示以后一定配合我工作。记得有一次他儿子因仗义帮他朋友出气打了同学,我反馈情况后,他主动带着他的孩子登门道歉。正因为有了和前科任老师的沟通,让我少走了弯路,还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与支持,家校工作更顺利了。可见做好各方沟通工作的妙计是治班的必经之道!
二、用“好印象”吸引学生
新接手班级的学生对班主任不了解,他们会用好奇,猜测的眼光来审视新班主任。为此班主任得重视与学生的首次见面,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赢得信任。这就要求你衣着端庄,言行举止大方,以最好的形象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在初次介绍自己尤为重要,介绍前要先赞前任班主任,跟孩子们说,他们是幸运,遇到都是爱他们的好老师,每个老师都会用他独特的方式引导教育他们成长,而老师们都一心只为大家成长着想,让每一位同学学有所成……学生听到这,心里自然会向你靠近,自然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紧接着从自己姓名着手介绍自己,根据名字文字特点从积极向上方面介绍,还可从自己的家乡、教育愿景等方面介绍自己,让学生对你进一步了解。通常开学第一周周记会让学生写“我的新班主任”,通过周记反馈学生的心声。这一妙计颇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新起点”来帮助学生
由于孩子的性格、家庭等差异,造成了他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其实所有的学生内心深处都有做好学生的意愿,都想自己在新学期里有好的表现。 特别是犯过错误的孩子,思想深处难免会有一个敏感区——怕谈过往,怕人家揭他们的底, 对这类孩子班主任切不要用翻旧帐的办法来否定他们的进步,而应对放大优点,缩小其缺点。应该给每个学生一个新开端,给学生一次重来的时机。“过去你成绩好与坏,纪律好与坏都不重要,因为那是过去的事了,我只看重眼前的你,关注你本学期的表现”这是我常对学生说的话。事实上这样的话,学生乐听,因为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会好好展现自我。反之,如总揪住抓学生的缺点不放,会极大的挫败其自信心,严重影响师生关系,使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
四、用班级文化建设陶冶学生
开学初,我都会根据学生学情、学校特色等与学生一起设计班级环境及构建班级文化。每次我会充分利用现有素材和空间资源创建一个舒适安全、具有教育性、且凸显自己班级特色的环境。如2018年9月所接的六年(1)班,学生缺乏刻苦、坚韧的品质,我和孩子们根据学校西门那高大挺拔的雪松及雪松的精神打造雪松中队,并围绕雪松这主题进行教室环境布置,同时也制定相关的主题的班级活动。该教室被评为学校最美教室,孩子们获得满满的自豪感,在这雪松文化的引领下班级在各方面表现出色!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以文化人的妙计,效果的确显著。
五、用小组制激励学生
自学校实行三人小组学习模式后,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多渠道开展小组制管理。好胜是人的天性,为此我设立班级小组积分制,主要从纪律、学习、考勤、两操、贡献等多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如准时交作业获得1积分,10积分换1V币,积分也可兑换班级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如用50积分就可以兑换免一次自选座位等。采用小组积分制后,我不再因学生未交作业而唠叨不停,不再因活跃课堂气氛而冥思苦想。我只要说,准备加分或扣分,便激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小组积分是班级管理的万能钥匙,只要运用得当,事半功倍!略施小计,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提高了!
六、用家长会达成家校助力
家长会是进行家校共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每次家长会我会根据自己班家长或学生存在特殊情况或问题,精心设计内容。如我现接的班,家长中有个别群体思想有偏颇,对老师们总抱着怀疑、不相信甚至不尊重的态度;或者总认为自己有一套教育主张,不支持老师们的教育主张;又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而对老师们的教育过多干涉。面对这些特点,会上我先让家长们阅读著名作家林海英的作品《迟到》,让家长通过她的成长故事反思自己,感悟如何不溺爱教育孩子的意义;接着我讲述两个尊师及放权给老师管理的案例,让家长们谈看法从而引发家长们思考、反思自己,并从中认识到支持老师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那次家长会后,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改变。妙用故事开家长会,家长爱听,也乐于接受,这妙计何以不用呢?
班级工作看似小事,实际上却是一个育人的大工程,可谓任重道远……没有人能把它做到最好,但通过我们的方法,定能做到更好!只要大家愿意多想办法、多总结方法,妙计自然也就形成,妙计在手,治班不愁,那班主任管理便也就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小组合作学习的13个细节,你考虑了吗?
[2]俞玲玲,毛国永.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案例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