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勤劳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美德,也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人们可以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同时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劳动教育注重从幼儿园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劳动能力和养成勤劳的宝贵品质。本文结合幼儿园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结合研究过程中所开展的各类活动、课程成长论述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探索出更多适合孩子的劳动教育方式,促进孩子们养成喜欢劳动的优秀品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策略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都已经能够得到满足,孩子也逐渐成为了家庭中“小公主”、“小皇帝”,大多数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他们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更不懂得参与家庭劳动,为父母分担、为家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随着幼儿园劳动教育课题的深入研究,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开展劳动教育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认可。孩子年龄较小,刚开始会有兴趣和感到好奇,但劳动的次数多了他们会变得“被动”,参与劳动不积极,特别是在家庭中。因此,在幼儿园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的背景下,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孩子的劳动由“被动”变成“主动”,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一、一日生活的融入,开展生活化劳动课程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一日生活皆是课程,教师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探索更多适合幼儿的生活化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让幼儿在“做”当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而不是依靠教师的“说”督促完成。
例如:在劳动教育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幼儿园每周五设为集体劳动日,这是一种有形的劳动课程,教师会提前和幼儿做劳动计划,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去做自己喜欢的劳动,为班级、幼儿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集体劳动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充满兴趣,积极性非常高。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大人们工作的艰辛,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日常生活中要多动手、多劳动。
这些都是源于生活所生产的劳动课程,但劳动教育不仅仅限定于周五,在一日生活中时时刻刻进行有效渗透,比如早回园的孩子,会主动帮老师放杯子、挂毛巾等,餐点时间会主动拿托盘、叠毛巾。餐后自己收拾托盘。在教学上,老师会通过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叠衣服、穿袜子、穿鞋子、收拾整理床铺等。还通过“劳动小达人自理能力”比赛活动增加幼儿的自理意识。利用“劳动任务卡”的形式让幼儿帮妈妈做家务等。
我们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磨炼意志,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让他们从小萌发自立自强的意识。
二、丰富劳动形式,开拓体验式劳动途径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游戏的价值,探索更多建立在游戏基础上的劳动形式,开拓更多体验式的劳动途径,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游戏,给予幼儿更多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机会。例如:区域娃娃家中,幼儿扮演家庭角色,模仿角色行为,使用语言、行动唤起幼儿对生活的体验。于是便开始自发地模仿成人的行为,洗菜、切菜、收拾桌子、扫地等,都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乐于劳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善于发现生活,让劳动与课程相结合。从幼儿园的黄皮树开始,老师采取课程故事的劳动形式,让幼儿体验劳动带给我们的美与收获。我们观察黄皮树成熟的过程,一边记录一边探索黄皮树。当黄皮熟透后,我们和孩子一起摘黄皮,老师看到他们喜悦、满足的心情,犹如得了珍宝。摘下黄皮后,我们一起近距离观察黄皮,给黄皮清洗,与其他班的孩子分享、品尝,这就是劳动的成果。接着我们利用黄皮的果肉进行盐泡黄皮,把黄皮晒干,还把黄皮核子种在果园里,等待发芽。孩子还利用黄皮的枝、叶做创意手工,通过剪贴、添画,创作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等等。在整个课程故事中,幼儿始终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单纯的享受者,这能更好地让幼儿深刻感受到果实的不易和劳动的重要性,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的劳动知道食物来之不易。
三、延伸教育方向,让家庭成为劳动场所
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家庭中,如何让家长携手助力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幼儿园和家庭中有着必然的联系。
教师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家长认识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家长了解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容,并督促落实。如在疫情期间,利用各种劳动形式让幼儿在家劳动,幼儿在家劳动后及时发布在微信班群上,或者通过“劳动记录单”把幼儿的劳动过程记录下来,幼儿在分享自己的劳动过程时能感受到他们的自信。也可根据幼儿自身的劳动能力计划在家劳动,在幼儿学会了某种劳动技能后,家长可适当的在原基础上提升孩子的劳动能力。教师还要多提供有效的策略引导家长支持和引导孩子乐于劳动,鼓励家长学会放手,给予幼儿更多参与的机会,给予他们耐心和信心。对于劳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劳动,表扬幼儿主动做家务的行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重要的是家长要及时和教师反馈幼儿的劳动表现和劳动变化,使教师继续加强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只有环环紧扣的劳动教育,才会取得理想化的育人成效。
四、结语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的劳动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合作性质。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广,很多家长能够意识到不能过分看中幼儿知识的学习,能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幼儿综合素质培养上。幼儿园一定要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积极探索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将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化、游戏化和生活化,为幼儿奠定优秀成长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彭迎萍.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求知刊,2021(26):14-15.
[2]许娟丽.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探索[J].成才之路,2021(18):44-45.
[3]王泳智.劳动教育在幼儿园区域运动中的渗透研究[J].教育参考,2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