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会课在教学中是无处不在的,它在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如何利用妙计,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之上,对有效开好小学班会课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班会相关任务,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班会课;形式;奉献
奉献一个人有爱心,乐于奉献,不求回答为他人做一些能够利于别人的事情,热心参加到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者活动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就其内心的“一翼一情”来看,大部分人对事物比较冷漠。开学以来,我一直关注学生的动态及行为表现,很多学生的行为较为自私,缺乏互助意识与奉献精神,希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找差距,从他人身上学习优良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奉献情感,学会关心、帮助他人,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激发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一个有效的班会课往往需要多形式活动支撑,从中学生可以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把知识用于实际中。作为年轻的班主任,管理经验有待提高,因此在班会课前,通过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开导学生,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前行,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我以《小小行动,大大奉献》为班会主题谈谈有效班会课的一些见解。
一、目标认领,明确主题
班会前,通过观察学生最近的情况,针对学生近期突出性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可操作性,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面对学生对校园垃圾的现象没有进行一个积极的清洁以及缺少奉献精神的情况下,我查阅了很多书籍内容与网上资料,了解自己的班会主题是否合适自己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要,同时还不断向其他优秀的教师请教本节主题班会开展的可操作性,经多次思考,我定下班会主题为《小小行动,大大奉献》。
二、教学过程,深刻铭记
形式多样的环节,有利于有效班会的形成,而有效班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能更好地达到本节班会课的教育目的:让学生明白奉献精神,在生活中能够主动积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美好的社会环境出一份力,环节的形式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设计的。
(一)绘本引入,揭示内涵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一个富有想象力与美观的绘本故事,胜过老师讲道理。绘本中的元素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精美的图画、构图、色彩在视觉上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时从中不仅仅享受文学,而且还能感受美学,情感得到陶冶。《彩虹色的花》是彩虹花利用自己身上的每一片花瓣帮助其他小动物的“无私奉献”故事,向小朋友渗透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后面的主题埋下很好的伏笔。
(二)经典故事,感知价值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自己同龄人讲故事胜过老师讲,一个实时的故事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经过两位同学演讲《钟南山爷爷》与《雷锋叔叔》的故事后,孩子们很明显对奉献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通过三个不同的故事,归纳出无私奉献的人身上都有着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根据这些品质寻找自己身边的人,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分享乐于奉献的人与事。
(三)阅历视频,视觉碰撞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实时的社会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兴趣,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的教育最终都要“回归生活”。在全世界注目的北京冬奥会中,就有一群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利用自己的春节休假与家人团结的机会,为北京奥运会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帮助每一位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再如志愿者家长们为保证学生安全上下学默默地奉献着,引用这一群可爱的、可敬的志愿者视频引起学生视觉碰撞,心灵得到一个更好的引导。
(四)辨析行为,升华心灵
低年级学生擅于模仿,因此要让孩子们明辨对错。通过对比手法把事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两组学生在校园里扫地视频呈现在孩子们视线里,第一组认真扫地的场景非常令人感动,做到纤尘不染,光洁如新;第二组在清洁卫生的时候,吵闹地用自己手中的清洁工具玩成一遍,地上垃圾无人打理。两组学生对待扫地不同的态度与做法,学生立马明确自己向认真值日的一组学生学习。
(五)美班行动,从我做起
“知情意行”是有效班会课的保证,知是根本,行是要道。行动是治愈一切烦恼忧愁的良药,没有行动,说得再漂亮,不过也是打嘴炮而已。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奉献精神的情况下,趁热打铁,让学生参与奉献当中,奉献无处不在,随时可以发生。观察班级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动起来,经过行动后,班级因大家的行动焕然一新,变得更加美丽,学生为自己奉献班级获得快乐,紧接着学生总结自己可以为班级做哪些奉献,以及今后做。
三、反思过程、改进设计
本次班会遵循“知—情—意—行”,利用绘本、故事、志愿者精神等方面让学生对奉献精神的理解更加清晰,用学生身边的人与事让学生的情感可以得到共鸣,美班行动让学生明白奉献无小事。此后,我时常看到学生不怕脏勇于捡起地上的垃圾,班级的卫生有了鲜明的进步。本次主题班会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的语言表达还需提高,在活动中应多让学生主动回答。作为一位新教师,要记住课堂是学生的,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心,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信下次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春山,王怡喆.赏行知教育思想 识其时代实践价值[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222-225.
[2]林裕姗.巧妙设计主题班会 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J].文存阅刊,2018(01):134.
[3]蔡文斌.中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53.
[4]钱建国,祝祖岗.立德树人:从意识到行动——对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设计现状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7(7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