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小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与理解知识的重要科目。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符合素质教育需要,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前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需要学习数学知识。在新课改要求下,教育部门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学逐渐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只有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学生才可以掌握数学知识,才能够意识到数学的魅力,并在兴趣驱动下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一、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创新
在课堂导入环节,其影响着整节课的课堂基调,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导入环节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在导图认识图形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来呈现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事物,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与对比各种图形特点,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将数学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讲解知识性内容外,还要走进学生生活,与学生进行密切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数学学习能力。通常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过程中,要了解学生日常生活状况,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由于小学生认真能力与思维能力不足,教师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断积累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水平。例如,在讲解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把课堂当作一种教学实践,在课堂上,运用课后收集的笔筒、尺子、彩纸等工具,设计笔筒包装,让学生尽情创造,之后,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创意,协调并准备下一次活动。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便于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由于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科目,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所学知识。创设课堂情境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给予学生视觉上的感受,将学生带入到相应情境中,使得学生喜欢参加教学活动,以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课堂情境创设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如果所创建的情境与课堂知识密切相关,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但在创建课堂情境时也要遵循相应要求:一是不要随意创设课堂情境;二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引导学生;三是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不能学哪个只学哪个,要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所创设的情境才可以推动学生发展。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便于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并不简单,需要积极创造空间和机会,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展示自身才能,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要进行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技能、数据收集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真正融入数学课堂。当老师讲解理论知识时,应该首先把课堂主题当作一种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创作,让学生们表达他们的创意,相互协作,选择最好的作品,并积极准备下一次活动。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便于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妥善处理师生关系
小学生这一群体刚刚进入学校,身心还处在发育状态,对周围事物十分敏感,所以小学生防御心理也十分强。在教学中,教师想要教好数学,就需要合理处理师生间的关系,保证师生间的和谐。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教师需要转变自身地位,引导学生学习,改变以往教学中比较严肃的态度,要和蔼可亲,这样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才不会畏惧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间融洽相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学生才会愿意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更加积极主动,长时间下来,学生数学成绩也会有很大提高。另外,小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会在生活与学习中模仿家长与教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如果学生喜欢教师,就能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愿意学习,也会更加信任教师。
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但仍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加大力度改变数学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先进手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要想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拜秋芳.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2(15):74-76.
[2]崔兴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天津教育,2022(2):96-98.
[3]顾晓丽.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分析[J].新课程,2022(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