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发布后,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越发重视。初中教育阶段,要更加注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推进,尤其是乡村的学校,由于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的影响,要不断完善和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治知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所以,乡村初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学生需求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高效改革,达到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推进目的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推进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发布后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标准更加严格和重视。乡村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满足乡村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增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提升,为乡村学生未来发展做好基础准备。
一、教学主题牵引,教学活动整体推进
初中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涵盖内容更是多种多样,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培养以及行为规范都有着强大的影响,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较多,结构和意义复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核心关键知识进行讲解和开展,围绕教学主题大纲,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树立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程时,网络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和日常的,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于网络这个词的兴趣爱好进行知识点延伸和融合,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哪些活动,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思考,使教学课堂更加活跃有趣,促进教学内容持续开展,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二、信息技术加持,教学活动科学推进
乡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意识根深蒂固,教师的能力水平有差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开始随处可见,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缺少生动性和有趣性,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想要增加课堂内容的艺术性,就要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乡村教师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优势。
例如:在讲解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多彩的职业》这篇文章时,初中的学生接触的人和事物比较少,对于很多职业不是很熟悉,包括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与义务,教师这时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情境带入,提前搜集一些职业在工作的图片以及视频,或者学生父母工作的场景图片视频,给学生播放,更加直观地认识职业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容易程度。
三、活动形式助力,教学活动动态推进
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好动,喜欢探索新的事物,单一的课堂说教形式并不能够满足教学现状,书面的知识内容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乡村初中教师想要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艺术性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学生通过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弥补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理解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确保教学课程高效开展。
例如:在讲解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这一课程时,学生对于社会秩序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辩论的形式开展,在上课前教师进行一些破坏社会秩序的素材收集,课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参与,进行分组表演、辩论,通过参与其中的形式增加学生的记忆和知识点的掌握,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参与度,帮助学生学会规范自身行为,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四、立德树人落实,教学活动循环推进
乡村的很多家庭因为经济情况等原因,父母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工作中,很容易忽略学生学习以及心理发展,教师成了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也是关系密切的人,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道德素养的形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时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做好立德树人的示范,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艺术效果,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既然是学生生活中的引导者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就要做好表率作用。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来对学生产生影响,放学后自觉地打扫卫生,积极组织开展校园环境保护工作,利用课间时间进行校园垃圾扫除以及志愿者服务,在无形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除了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中的正向案例分享,从而引导学生的意识形成,发挥立德树人的引导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教学时期的学生可能在意识和认知上有了一定的判断力,但仍然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人格修养建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自主性和认知能力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生活和实践中要帮助学生做出正确且有效的判断。所以,想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就要根据课程需求建立有效的推进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为乡村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做好助力工作,实现其未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海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15):43-45.
[2]胡慧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03):47-51.
[3]潘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教书育人,2022(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