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循环写作:“写困生”脱困的有效方法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提高写困生的写作水平历来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难点。本文结合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从引导写困生积累素材、帮助写困生树立信心、打开写困生写作思路、持续写困生写作热情四方面总结循环写作在助力“写困生”脱困中的作用。

【关键词】循环写作;写困生;脱困;有效方法

写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写作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每到写作时便抓耳挠腮,无从下手;语言干瘪贫乏,词不达意;结构混乱,没有逻辑……这些写困生,因为长期以来不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越写越差,越差越不想写。如何激发写困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困生的写作水平,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循环写作的作文训练模式,在激发写困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困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循环写作,即将学生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根据习作水平优、良、中、差均衡配置,每组学生从周一至周四按老师规定的主题在同一本作文本上轮流写作。为了使循环写作训练更有效,由写作成绩最优者担任组长并将之安排在周一以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写困生则安排在周四,这样就可以让写困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写困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提起笔来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这与他们不关注身边的生活,极度缺乏写作素材密切相关。他们还认为,生活中的诸如参加比赛、获得表彰、成绩优秀等“大事”才算是素材,而写困生大概率是学困生,这些“大事”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太遥远了。所以,在循环写作内容的选择上,笔者鼓励学生积极从生活中选材,写真事,抒真情。早晨饭桌上母亲做的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临行前父亲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同学相处的小插曲、失败时老师暖心的鼓励、运动场上激烈的比赛,甚至一阵清风、一场春雨、炎炎夏日、凛冽寒风……要关注这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把这些小事写通顺、写具体。

笔者曾连续三周让学生写以“亲情”为主题的循环作文,鼓励写困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材,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亲情,以小见大,将生活中的小事写出来,写具体。一位学生三次作文分别选择放学路上母亲倾斜的伞、考试失败时父亲的鼓励和放学回家后发现房间里原本零乱不堪的书桌被母亲收拾得干净整洁为材料来展现“亲情”这一主题。第一和第二个材料主要是模仿教材和范文,第三个材料则完全是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三个不同的材料可以看到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到写自己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的变化,在叙述上比以往作文多了细节,有了真实感,虽然作文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对于写困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二、正面评价,树立信心

写困生们在写作实践中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和打击,“我的作文水平太菜了”“我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等是写困生常见的心理。在传统的“老师布置——学生写作——老师评改——指出存在问题”的作文训练方式中,老师指出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越多,就越加剧写困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写作兴趣也就越来越低。

写困生的写作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就得到提高,赞赏和鼓励却能促进写困生们不断进步。循环写作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训练,每个组员既是“作家”又是“评论家”,除了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外,还承担着评价其他组员习作的任务。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功感会激发人们不断努力。为了使写困生有持续写作的动力与热情,笔者在指导学生如何从主题、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评改作文之后,与学生在评价作文方面达成共识:正面评价为主,缺点点到为止。一个循环写作小组就是一个“夸夸群”,群组成员的任务就是不断挖掘组员习作中的闪光点。在一次以“做家务”为主题的循环写作训练中,一位写困生题为《炒菜》的文章得到了组员以下的评价:

“同学那么久,居然不知道我们班还藏着一位厨神!”

“我太喜欢作文中上菜的这段描写了!看得我口水都流下来了!”

“瞠目结舌、啧啧称奇这两个词用得太好了,伙计,用词准确,进步好大啊!”

……

这样正面评价的文字,在循环作文本中比比皆是,写出的作文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写困生们对写作更有信心,也更有热情了。

笔者在评改学生的循环作文时也会特别关注写困生,只要发现他们的一些细微进步,哪怕只是一个准确的词语、一个亮眼的句子,就抓住机会在全班大张旗鼓地表扬,让学生尤其是写困生从写作中体验到快乐。每周五语文课要及时对一周循环写作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写优生的范文,表扬写困生作文中的亮点,鼓励面务必要广,这样才能在班级中形成比学赶超的写作热情。一位以前谈作文色变的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从来不知道我的作文居然也有这么多亮点,我好像没那么怕写作文了!”

三、彼此借鉴,打开思路

循环写作是一种“有读者”的作文训练方式,它独有的循环方式,让每位学生的习作有了更多的读者。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把循环方式确定为组内小循环和班内大循环同时进行。小循环即四人小组内循环,组员每周按写作水平由高至低的顺序写作;大循环即小组间循环,循环作文本不限定在一个组使用。以1号本为例:第一周第一小组完成循环写作后,第二周则由第二小组使用……以此类推,大约12周就能完成一次班内大循环,每位学生习作的读者就是全班同学,每篇作文都能被全班同学看到。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极强,他们积极向上,乐于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最好的写作水平,写困生也不例外,而这种循环的方式给写困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借鉴机会。

写困生因其语文基础差、阅读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弱,每到写作时就不知从何入手,这时组员的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每周一会对本周的循环作文进行写作指导,明确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对安排在周一的写优生在写作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使写优生的作文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循环作文规定,写作之前要对组员的文章进行点评。对安排在周四写作的写困生而言,阅读和点评前三位组员的文章就是三次学习写作的机会,模仿和借鉴的过程有助于写困生打开写作的思路。

在完成部编版七下第二单元《土地的誓言》的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以《乡情》为主题,循环写作。一位写优生写了《青青艾叶香》,通过写记忆中奶奶每到清明做的艾叶糍粑,表达自己对故乡和奶奶的思念。写优生的示范,打开了组员的写作思路,写出了《故乡的松树》《老屋》《奶奶的盐焗鸡》等优秀习作。其中《奶奶的盐焗鸡》是一位写困生所写,写作思路与《青青艾叶香》如出一辙,虽然笔法粗糙,但选材得当,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即便是模仿,但于他而言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支持激励,持续写作热情

(一)小组支持

应选择组内写作水平相对较高、有亲和力、沟通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的学生容易在组内树立威信,利于团结组员开展写作训练;同时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共同商定组名,形成对小组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分组并确定组长人选后,要向组长明确:一个人写作优秀不算优秀,能带领全组同学共同进步才算优秀;做好组员尤其是写困生写作的检查督促工作,评价写困生习作时以鼓励为主,写困生写作水平进步程度作为评选优秀小组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二)措施激励

“短板理论”适用于作文教学:一个班的整体写作水平不是由写优生决定的,而是由写困生决定的,小组亦然。所以激励以小组为主,兼顾个人。

1.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奖励总分前六的小组;每周得分累计,奖励学期总分前六的小组,提倡小组共同进步。

2.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如在班级黑板报张贴、在家校微信群展示学生优秀习作,表扬在写作方面进步明显的学生。

3.每周五的语文课固定为循环作文的交流展示时间。教师以鼓励为原则,总结一周学生习作的亮点,还可以以小组推荐、自我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习作的机会。

4.对每周循环作文情况要跟踪记录,并把其纳入语文科学期总评成绩。

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唐纳德·格雷夫斯指出:“学生最好在一种有组织的、且能起到互相激励和支持作用的专门专业氛围中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训练才是真正有效的。”团结的队伍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让学生从中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让他们有了持续写作的热情。

实践证明,与传统的写作训练方式相比,循环写作更能激发写困生写作兴趣,提高写困生的写作水平,是助写困生脱困的有效方法。不少写困生表示:“我不想拖小组的后腿”“我不怕写作文了”“我要努力让我的每篇作文至少有一个亮点”“我感到我的作文有进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优生是陪练者:循环写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写作训练,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努力追赶、不甘人后、共同进步。这种写作训练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才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黄惠安.“循环日记实践”的背景与尝试——有效习作教学模式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3(1).

[2]程赫吉.初中写困生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J].新教育,2019(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