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实不仅是为了全面减轻学生负担,更是为了督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能够加强课程建设力度,不断的对现有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尽快的达成“减负增效”的最终目的,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紧紧围绕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目标,整体设计课上、课下的学习活动,以精简、生动的作业代替重复、机械的传统作业,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最终目的,坚持贯彻素质教育根本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数学教学;实效
一、多元教学,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想认识与学习基础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不一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每一次的数学学习体验都焕然一新。教师可以一改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主的固有模式,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付到学生手中,以此催生出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浓厚兴趣,并在强烈的动机下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再或者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带领学生们以具体主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例如:将学生按照学习情况与学基础以最均衡的人员配置分为几个小组,有组员共同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开展问题的探究。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教师可以将本地区最著名的地标建筑或大众场所作为方向与位置的中心,让学生以学校为中心指明建筑方位,并将通往目标的道路规划出来,看哪一组的速度最快、路线最多、答案最准确。让各小组各自进行分工与探究,最后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表达,再由教师进行最终总结。如此一来,学生地位得到了尊重,其自身能够深入的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当中。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观念,达成1+1>2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如果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可以助力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知识学习的意义,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掌握数学知识,并用于解决自己生活的多样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将一些平常但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作为课程导入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提前感知到本节课的教学情境,做好心理准备。数学课堂生活化需要教师将数学语言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衔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从学生兴趣出发,使学生在探究中感到乐趣。
在教授“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如每周上网时间、每周零花钱等。学生在学习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内容时能够保持高度的集中程度,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自己真正的参与到了集体学习当中。由此所形成的良好氛围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课堂的沉闷氛围,打破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固有认知,从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三、现代技术,助力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给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了极大的便利,促进着各个行业的全面进步,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现代教学工具与教学资源平台、网站,都是技术与教育融合后的现代产物,能够为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恰好,“双减”政策下的“减负增效”战略需要便捷、高效、现代的教学手段作为整体支撑,而现代信息技术则成为了诸多教师的不二选择。为此,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积极的加强对现代教学工具的深入探索,以灵活的实践应用来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以提高现代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创新作业形式,提升能力
课后作业一直是让众多学生比较头疼的事,繁重的课后作业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很大,课下时间应该是学生得到放松的时间,它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得到适当的放松,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知识的学习。但是,教师留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重复性作业较多,作业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作业不仅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到新知识的工具,还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让作业形式变得多样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升自己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教师创新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作业了解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让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还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改变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要利用丰富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写作业的欲望,在课堂中可以使用口头作业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完成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像教师在教授“年、月、日”的时候,其中有一项需要学生自己制定日历,教师就可以把任务分配给学生,给学生时间和平台,让学生掌握制作方式,自己动手完成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给教师提供了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平台。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可以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玉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实效性的策略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74-75.
[2]黄刘洋.试论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1(10):61-62.
[3]刘莉.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