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信息时代下农村留守青少年独立人格的现状及思考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建立既是其健康成长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网络信息迅猛发展及价值多元化盛行的当下,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独立人格的关注及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农村留守青少年;独立人格

青少年时期是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独立人格起到积极价值引领作用。当前大量中青年人口涌向一二线城市和网络信息迅猛发展,严重影响了落后地区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正确独立人格形成。

一、当前部分农村青少年独立人格发展现状

独立人格的人应有独立的认知能力和独立的价值理念。这既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正确引导教育,也需要青少年去积极思考、辨别和选择,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体正确价值的独立价值意识和行为。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时期,大量青壮年涌向城市。据全国妇联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东部有87万农村留守儿童,中部有465万农村留守儿童,占比51.33%,西部有352万农村留守儿童,占比39.02%。而这一现象给学校教育和社会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很多农村留守青少年从小就缺乏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足。这对孩子在独立人格的形成上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另外,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青少年不可避免地接收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与不同家庭状况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必然会产生千差万别的心理效应及行为反应。

当前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独立人格形成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现象:

首先,“自以为是”型,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自制。部分青少年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缺乏与孩子有效沟通而被迫采取“放羊式”管理。面对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孩子在自身辨别能力还缺乏的情况下,容易选择性吸收外在信息,这致使部分青少年以对自己有利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及目标。班级里的xx敏,几天前还与另一同学形影不离,情同姐妹,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可没过几天,因为一点小矛盾而翻脸,竟然到了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这固然有青春期情绪反应剧烈、变化快的因素,但也与青少年从小缺乏是非观和理性处理矛盾纠纷教育独立意识密不可分。

第二、缺乏正确言行准则,盲目地“随大流”。青少年时期是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与前面所述不同,在缺乏父母教育和生活指导的同时,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成了众多青少年日常生活必需部分甚至变成依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泛化性,容易让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的青少年难以区分网上与现实而出现强烈反差,导致其产生挫败感,损害其自尊心,进而走向盲目从众。班上有位男同学,经常没事在家看手机、刷抖音,成绩一落千丈。经常在别人谈话时插几句文不对题的网络信息,引得大家面面相觑,以后看见他来了大家就都不约而同地散开了,这让该男生备受打击。自此该男生也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处处都“随大流”。

第三,内心的热烈与行动的胆怯交融型。现代网络信息中不乏有激励人追求梦想的内容,部分青少年的确受到鼓舞。但留守家庭不懂得如何引导并支持其积极实践,导致很多孩子怀着一腔热血却在现实面前化为乌有。班上一位女同学曾说要参加学校“国旗下的演讲”活动。笔者很高兴,让她准备好演讲稿,抽空再指导一下。结果,临近演讲时,她交出了演讲稿,但坚决不愿上台演讲,原因是非常害怕。笔者冷静分析原因,孩子虽然有热情,爷爷奶奶却很少让其参加实践,所以尽管自己平时有很多积极的想法,而一旦付诸实践,则感觉手足无措,无法面对。

如何帮助这些青少年建立或完善独立人格,既是教育工作者该深深探究的课题,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生之课。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有如下几点看法:

1.深入了解留守青少年的家庭状况及家庭生活习惯,寻求影响青少年人格独立性的因素。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站。家庭环境既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性格及情感等,还会对青少年的独立人格造成巨大影响。对家庭环境的了解,既要从家庭成员年龄、文化程度等外在方面了解,又要从家庭成员之间的民主意识、兴趣爱好、教育理念等抽象的内在去了解。家庭环境中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了解得越多、越全面,才更有助于我们从青少年复杂变化的人格中找到真正原因并“对症下药”。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找到这些同学独立人格现状形成的重要源头。

2.观察留守青少年在校的言行举止及思想状况,探究提升独立人格的应对策略。

青少年在家的行为习惯及思想状况,是其当前最自然、最真实的写照。在学校,一方面有老师对提出他们更高要求,加上他们自己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同龄人的学习组织中,所以,其表现的行为既有真实的一面,也有其自我管控带来的抑制状态。这时候对学生的观察既需要长时间的留意,还需要老师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帮助独立人格意识不足的同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性。

3.加强良好班级文化建设,就不同独立人格状况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班集体为学生学习知识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心理或人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让学生站在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中去思考,增强独立思考意识,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观点。

另外,自己在班上建立“班级调解委员会”。班上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后,让他们一起去化解纠纷,促进其是非价值观的形成;对于部分“热烈追求与胆怯行为交融”的同学,教师针对他们的长处加以辅导,引导这些同学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以此来增强这些留守青少年的信心。

4.加强家校沟通,减少家庭对留守青少年的不利因素。

做好家校沟通,凝聚家校合力,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又有助于全方位对青少年进行价值引导,促进青少年正确独立人格的建立和发展。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希望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都积极担负起这一重任,托起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专著: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21.

[2]期刊:高灵阳《学校教育研究》,2019(18).

[3]专著: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吉林出版社,2015(7).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