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聋生由于没有听觉,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扬长避短,通过形象化教学可以让聋生感受和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活聋生形象思维,通过直观形象的数学情境,让聋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无障碍交流和沟通,可以促进聋生思维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聋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聋生;培养数学思维
前言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聋生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活动情境,推动聋生的自主交流和合作,让数学教学变得不再抽象,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以实现数学教学与其他资源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让聋生在实践中逐渐发散思维,提升自身的学科认知。
一、聋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征
人思维发展大体相同,一共有三个阶段,即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聋生和正常学生的发展趋势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一定的特殊之处。第一,聋生的动作思维多依赖于感知能力和动作,但是感知有一定的狭隘性;第二,聋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更加突出,在听觉缺失的状态下,聋生多依靠形象思维识别,对具体的内容、形象更有感知力,所以聋生常常通过事物的外观识别物体,这对聋生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阻碍,当识别数量不等的同一物体时,聋生只能从外观上进行识别,但是缺乏通过数量角度理解问题;第三,聋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较为缓慢,以形象为主是聋生的思维特点,而正是因为形象思维发展的突出,限制了抽象思维的发展,往往抽象思维是由形象思维逐渐过渡而形成的,但是缺乏一定的语言介质,从而阻碍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聋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措施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将信息技术应用聋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中,可以通过直观的情境为聋生创设形象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聋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引入生活情境,助力学生理解
在聋生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聋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还可以为聋生呈现生活内容,通过真实的生活素材可以启发聋生从形象角度认识数学,现实的生活元素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点和生活的关系,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聋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联想生活,进而发展自己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时,为了让聋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播放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球类、纸盒子、柜子、三脚架等,通过这些生活元素的启发,聋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知识,体会到了生活和数学的密切关联,并主动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生活知识和数学的联结,锻炼了聋生的数学思维,提升了数学教学质量。
(二)借助图形特点,发展数学思维
图形表不仅是一种思维形式,代表着一种符号、动作、图像等,也是一种有效的解题工具,借助简单形象的符号形成的示意图,可以让聋生从此更好地了解数量关系,在分析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呈现动态的图形生成过程,教师可以将知识转化成具体的示意图,通过动态化的演示,让聋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相比静态的图片,动态的视频更可以演示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具体直观,有助于聋生的理解,简化了数学知识,激活了聋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一课时,为让聋生更好地理解几何体截面后的形象状态,发展聋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现不同几何体截面形成的动态过程,将静态的画面转为动态视频,帮助聋生建立了思维动作过程,接着教师将几何体截面过程进行分解,通过动态演示和分解演示,聋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对几何体有了抽象化的认识。
(三)丰富教学素材,发展数学思维
学生有极强的想象力,思维也相对较为活跃,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聋生的思维。结合聋生的思维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生成优势,创设趣味的数学活动资源,通过丰富课堂资源,调动聋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线上资源激发课堂活力,如引入不同的图形,心形、圆形、动物组合图形等,用动态的视频先展示图形的一半,然后鼓励聋生借助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去想象,补全另外一半的图形,通过丰富有趣的资源,调动聋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聋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达到锻炼聋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四)教玩相互结合,培养思维能力
在聋生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游戏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感知,集中聋生的注意力,聋生由于感知力不足,很难长时间集中于同一事物中,当聋生思维过于活跃时,就很难专注于课堂,所以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承载的丰富资源,为聋生创设更加有趣的资源,以达到吸引聋生注意力的效果,激发聋生思维的目的。如,可以将电子白板、平板等工具用在教学中,通过这些媒介中的教育游戏,让聋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新的事物,一方面可以激发聋生的数学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聋生的思维,进而挖掘其思维潜力,促进其发展。例如,在学习《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展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鼓励聋生进行图形设计,在图形设计中聋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也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在聋生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发挥其直观性、互动性、动态化的优势,创建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入更多的数学资源,进而让聋生在数学实践中得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玉霞.论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中应用的有效性[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3):27-28.
[2]孙丽娟.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