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从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个体特征出发,优化设计出高质量的数学作业,在尽可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高度关注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减负、增效、提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
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有效方式,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国家“双减”政策对高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兼顾作业的全面性,又要注重提升作业的针对性与层次性,综合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一、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必要性
现阶段,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仍然采取“一视同仁”的方法,出现“绩优生吃不够,绩差生吃不到”的现象。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无法有针对性地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使得绩优者更优、差者更差。即便是已经实施作业分层布置的高中,教师们对于作业分层设计的认识和实施依然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盲目性和单一性,布置的数学作业无法与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有效匹配,长期以往,学生对待作业敷衍了事,积极性大大减弱。
(一)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盲目性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应始终围绕特定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比如,现在很多高中在同一年级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分数学特长班和普通班,教师在为学生规划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当系统地考虑不同班级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进度,作业中包含的知识点在范围和深度上有所区分,处于不同层级的班级,布置差异化的分层作业。
(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局限性
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在作业内容和形式的规划上普遍缺乏科学性,分层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作业的难易度或者作业量的区分上。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么布置较少的作业量,要么过度强化基础题目的重复练习,而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采取题海战略和执着于难题的解答。这种作业分层布置的局限性,脱离了课堂教学内容,限制了基础薄弱学生的突破发展,忽略了较好学生的基础巩固,极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三)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单一性
现阶段,作业的分层布置更多的拘泥于课后的书面作业,加之数学本身逻辑性强、抽象的学科特点,这种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增加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感。如果在作业设计方面能够更加多样化和趣味化,增加实践研究、数学建模等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加具象化地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定理和概念,这种分层的作业设计相对于传统单一化的作业模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具体思路
(一)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水平划分作业的层级
为了使作业能够更有效地辅助分层教学,教师们首先要确定作业分层设计的依据,以保证分层教学层级的体现。比如,根据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I、II、III),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数学教学的难度和深度也有所不同,相应的作业设计也按照不同层级进行分层划分,分别体现在基础题、提高题和发散题三种类型题目在作业中的占比上,具体作业分层设计如表1:
(二)对数学作业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进行分层设计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要求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被日渐提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不同层级学生对作业的不同需求,在作业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方面分别做到因人而异。
(三)丰富作业分层形式,提倡引导学生间互助完成
分层设计数学作业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同样重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理解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可以在科学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性和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将作业的自主完成权放给学生自己,丰富作业层次,满足不同层级高中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分层设计作业评价
教师不仅要布置分层作业,更应当充分利用作业反馈的信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评价。一改传统作业批改中千篇一律的对与错的简单方式,善于在作业中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知识掌握的长短板和数学的学习潜能,利用评语精准地概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肯定学习成果,纠正不足,充分发挥评语的激励功能。
结语
“双减”政策下高中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更加注重作业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性、互动性与多样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的放矢地设计出适合不同层级学生的数学作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分层教学日渐发展为主流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更不应忽略对作业分层设计的优化和探索,从而保障分层教学模式的效力与完整度,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学会.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2(5):68.
[2]丁永成.关于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