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教学实践环节,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班主任要承担班级管理的职责,也要担任传授知识的责任。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要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日常学习紧密联系,通过开展班级授课、组织班级管理,为学生搭建出有效的德育渗透氛围,也通过德育教育激励措施的应用来提高德育教育组织效果。通过正向反馈、正向激励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社会实践和日常学习。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内容比较全面,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同时是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学习及生活方面的问题,更要将素质教育完善渗透至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运用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向的影响作用,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完成德育发展目标与综合学习目标,进而达到德育及激励教育的根本发展目的。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意义
针对学生开展的德育,班主任必须在其中做好指引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优化德育的质量和效率。班主任还要负责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将德育与其结合起来,往往能够优化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但是,不少班主任对德育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不多,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学科教学大同小异。刚开始学生觉得德育的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同,兴趣都很高,但是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慢慢产生了厌烦情绪。对此,班主任一方面要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改变教学方式,以应对他们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要将激励策略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认同和激励,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显著提高。无论实施何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核心还是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策略
(一)在沟通中激励学生
首先,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以较强的亲和力作为基础,使学生充分体会班主任的亲和力,可以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其次,班主任可以加强课后沟通途径的构建和延伸,既要保障传统沟通方式和沟通途径的合理利用,同时可以延伸至线上沟通模式,通过互联网途径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互动沟通,全面提升沟通交流效果,发展德育工作目标。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线上沟通软件钉钉与学生形成互动,通过互动及沟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激励和鼓励,使学生充分感受班主任的正向引导,从而促进实现德育发展目的。另外,初中班主任可以从学生兴趣进行分析,构建师生沟通渠道,深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等内容中,从而促进提升师生交流效果,强化德育水平。因此,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十分复杂,在德育目标落实过程中,可以以良好师生关系作为根本,从而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激励作用可以落实到具体方向。
(二)关注学生个体开展激励
有的班主任认为“以毒攻毒”也是一种激励方式,这显然没有顾及身心快速成长期的初中生心理脆弱的特点。所以,激励应该以鼓励为主,要照顾大部分学生脆弱的心理状态,德育的方式应该符合学生尚不成熟的心态,应该少一点批评,防止学生对德育甚至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
如在以“集体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平时班级被学校表彰或者受到批评时,他们也仿佛和别的学生不在一个集体中,这些学生在今后可能会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此,班主任和他们逐一耐心沟通,才得知一名学生是和同学关系不好才不愿参加活动,而另外两名则是性格内向不愿参与。了解到问题后班主任鼓励他们适当参加集体活动,感受和同学互帮互助的乐趣,慢慢地,他们变得开朗起来,每次活动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三)在思想上加强激励
思想激励,指对学生充满善意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给予赞赏,对学生不善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给予思想上的修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想或行为的危害,了解德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初中德育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好自己的道德品质,学会与人为善,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充满道德感的优秀公民。因此,对初中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要时刻予以关注,除了必要的集体班会之外,还要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从源头帮助学生们塑造优良品质。
例如,对待德育教学,班主任可以开展周期性的班会课,在班会课上列举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学生做了哪些善意的行为,如帮助他人打扫卫生,充当调解员帮助他人化解矛盾,去养老机构充当志愿者等,通过这些鲜活的实例,给予学生思想上的鼓励,称赞他们的美好行为。而对学生出现的恶劣行为,班主任要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明白学生做出恶劣行为的原因,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内心深处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班主任仍要给予鼓励,因为批评在根源上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内容,是帮助学生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想要真正实现德育教学的基本目标,班主任就要不断提高激励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激励理念的日常化、激励方式的多样化、激励教学的生活化,让激励深入到学校德育教学和家庭德育教学中,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德育合作,发挥激励措施在德育中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飞虹.探讨初中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2021(25):231.
[2]沈达峰.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实施[J].吉林教育,2021(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