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国家愈发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新一轮教育改革掀起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浪潮,成为新时代学科教学的重点,在新高考改革中也有所体现。也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向发展了转变,需要教师贯彻“以人为本”地教育理念,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本文将从教学实践视角出发,对数学教师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比翅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更多的内涵,包含了更为宽泛的外延内容,以抽象、想象、建模、运算、分析、推理能力为主要构成,并在新高考背景之下,成为考察重点。在此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牢牢把握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的内涵,平衡核心素养培育与日常教学,设计出有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加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中数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打下基础。
一、积极组织课堂探究活动,拓展学生思维认知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能力的施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不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进行串联,形成具有逻辑性、科学性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完整的理论框架,在动态的实践与学习课堂内,在小组互动、协作下,充分地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解题经验,展开深入地探索与尝试,并逐渐明晰自身的认知特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探究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探究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开放性,设计能够激活学生各项数学思维、拓宽学生认知视域的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新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节时,可以分析学生对本单元前面几节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检测成绩以及作业反馈,为其设计课堂探究活动。在课前先利用魔方、足球、黑板擦等立体模型,带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种类”、“立体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公式”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唤醒学生的空间意识与知识记忆,带领学生进一步复习“点、直线与平面”的定义后,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如何使直线保持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存在多少种情况?3、直线在平面内与平面外分别会出现几种情况?4、能否用三种数学语言形容上述情况?让学生围绕直线和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究,掌握公共点在直线和平面之间位置关系中的作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抽象空间思维,完成文字、图形、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
二、合理渗透生活元素,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数学学科的考查方向更偏向生活化,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综合数学能力的考察。在日常生活中潜存着许多数学原理,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初具成型的理性思维,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的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场景相联结,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提高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的灵活性,在学生的认知空间内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直观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必修第二册6.1“平面向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节选《猫和老鼠》中有关猫追老鼠的片段,并应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在播放完毕后,组织学生就:“现在,杰瑞为了躲避汤姆的追捕,以15米每秒的速度向东逃去,被木头敲昏了脑袋的汤姆以45米每秒的速度向西追去,汤姆能追上杰瑞吗?”进行提问,以学生最熟悉的动画为例引入方向、位移的讲解,再通过学生接触过的物理知识:质量、力、速度,引导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概念进行猜想,使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师的循序引导下,逐渐明晰向量与数量的区别。
三、绘制应用思维导图,搭建完整逻辑框架
新高考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倾向于以引导学生建立可视化思维体系,来促进学生思维可视化能力的培育,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新高考理念内涵,秉持着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理念,拓宽教学路径,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数学模型的构建,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建模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带领学生梳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5.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相关知识时,首先复习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明确三角函数周期性,然后带领学生复习三种三角函数的图象的绘制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单位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周期变化规律,绘制出三种三角函数的图象,最后由各三角函数图象写出它们各自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从而完成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相关知识的框架的构建。这样做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的抽象思维等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当前新高考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思维的解放。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化的课堂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与思考空间,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营造自由、科学、有趣的交互型数学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1(03):54-55.
[2]陈汶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