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古诗词蕴含着古人的文墨才情与思想感情,古诗词中的文化精髓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优化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探究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将由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体会诗词韵律之妙、鉴赏诗词点睛之笔、感受诗词文化之髓。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究
我国古诗词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凝聚着古人的文墨才情与思想感情,有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之情;有着难以实现的壮志难酬的忧愁;或者与世俗隔绝的悠然之情;或海纳百川的上善若水,这些都展现着诗人的才情。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的语文教学不止限于智力教学,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使学生在感受语文诗词魅力时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教师需要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核心素养。
一、以诵读为出发点,体会诗词韵律之妙
古诗词读起来十分朗朗上口,原因是具备音律和格调,而且清楚看出一些古诗词都带有韵脚,这就展现了古诗词的音律之妙。由于古诗词有“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所以进行鉴赏教学应该以诵读出发,根据音读简单清楚诗词的节奏,通过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可以使学生通过韵律体会文学的魅力与内涵。对此,教师展开古诗词教学时能够使学生以诵读为出发点和文本展开意蕴相碰,从而深入感受诗词中的美妙的韵律。
例如,学生诵读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这一内容时,能够清楚体会到作者在想要言表的赞美之情,诗句通过豪放的风格与磅礴大气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并且诵读时也激情饱满、意境悠远,把这首词磅礴的气势充分表现。当学生诵读《行路难(其一)》这一诗词时,本诗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教育的佳作,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反复去品读,在读中思考诗歌的内容,在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在读中感悟李白的积极乐观。通过诵读,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内容与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能够使学生对诗词的意境产生初步印象,能够为接下来的细节赏析教学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以诗眼为切入点,鉴赏诗词点睛之笔
诗眼是古诗词中的重中之重,一般鉴赏古诗词需要以诗眼为切入点。阅读许多的诗词歌赋中,我们发现很多千古绝句都能够使人读起来意犹未尽且联想翩翩的字眼。相对比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具有精炼的特点,古人通常根据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展开描述,学生进行鉴赏古诗词时能够深入思考这些句子,从而从诗句中的诗眼展开切入式赏析,这样一来可以精准抓住作者传达的意蕴感情。
例如,教师教学《春望》这首诗时,教师引导学生诗歌的前四句,都由“望”字统领。诗人俯仰瞻视,从都城的城池到山河,再由满城景色到花鸟,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在这种视线的转换中,诗人的情感由弱变强,不断从心中显现出来,以至于遍及眼之所望的所有景色都染上了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在这种情与景的相互变化和交融中,我们不难想象出画面:诗人站在倾圮坍塌的断壁成垣之上,翘首仰望,为国家和人民的不幸暗自落泪,都城尚且如此,别处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诗人由此不禁缓缓低下头,陷入沉思,于是,诗歌便很自然的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如此通过诗眼为切入点进行鉴赏,有利于学生掌握古诗词主旨体会诗词中的意境。
三、以情感为发力点,感受诗词文化之髓
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掌握诗词所蕴含的主旨,学生根据鉴赏诗词能够充分感受文章情感意蕴,从而自己的思想境界。还能够挖掘出古人的精神财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格。所以,教师应该把情感教学为发力点,把诗词中想要表现的感情延伸为有意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现实道理,从而感受诗词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更为了解的同时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教师教学《登幽州台歌》这一内容时,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师:是啊,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在这里集中体现了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教师启发学生:时代条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时代条件未能提供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诗词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与发展伟大精神。如果语文教师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够以深化古诗词鉴赏出发,使他们强化对古韵文化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能够在汉语文字中将自己的思维得到散发以及提升道德情操。望从事初中语文学科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篇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笔者将不断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治红.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32):73-74.
[2]高麟.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探究[J].思维与智慧,2021(1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