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地图作为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利用历史地图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完整、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深切体悟家国情怀。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为例,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任务等方面探讨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历史地图;教学运用;核心素养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过往,也是人们对过往社会的认识,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空里。那么,认识和学习历史需要有高效展现历史时空的工具。历史地图具有直观性、典型性、互补性、简明性等特点,能更有效的展现地域空间图像和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凸显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是历史教材的重要成部分,亦是学习历史的有用工具。
一、以图导课——利用历史地图导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主动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历史地图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例如讲述鸦片战争时,笔者先展示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出中国和英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在空间上对两个国家的距离有一个形象的感受。同时介绍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如此,从时间和空间上强调中英两国的距离,激发学生思考英国大费周章、远隔重洋地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源。地图可以直观的展现历史事件发生、发展时所处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因此,充分地利用历史地图能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知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二、以图助记——利用历史地图,增强记忆能力,总结学习方法
历史有许多内容是需要记忆的,而学生普遍缺乏科学记忆历史的方法,只会死记硬背。比如 “鸦片战争”这节课涉及许多地名,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模糊不清,对地名不熟悉,就难以记忆并理解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其中一条就是开放“五口通商”。为加深学生对此内容的记忆,笔者出示地图,要求学生从南到北填上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如此,化抽象为具象,学生把五口通商的地名和分布特点深刻的印在脑海里,并进一步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打开中国的市场。美国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明图像记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利用地图简明、直观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帮助学生总结通过图像记忆历史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以图叙史——利用历史地图激活历史过程,培育核心素养,完成学习任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是“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可见本课承载着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艰巨任务。此外,本节课涉及两次鸦片战争,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地区比较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和地理空间概念。因此,本课也承担着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任务。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两大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学任务呢?利用历史地图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激活历史过程是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笔者出示《鸦片战争形势图》,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看图说史,指导学生按照箭头的走向阅读地图,按照时间顺序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理清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并把鸦片战争涉及的重要地名找出。笔者在这些关键地点链接中国军民抗英的历史事实。如广州人民的三元里抗英;镇江战役中,清军将领海龄同敌人浴血奋战喊出:“宁可自杀,绝不投降!”的激励之语。吴淞战役中,陈华成在危机时刻,豪迈地说:“奉命御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陈化成在吴淞深得将士敬佩拥戴,连侵略者也畏其威名。学生通过看图说史,在内化鸦片战争经过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军民奋勇抗敌,舍身救国的情怀。这些重要战役和历史人物激活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熟悉鸦片战争中涉及的重要地点,增强了时空观念,把历史过程直观形象的刻印在脑海里。
静态的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展现历史过程,而动态的历史地图更能形象地激活历史过程。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笔者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式图》制作动态地图并附加相关历史照片,重点展现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洗劫、火烧圆明园,皇帝仓皇出逃的史实。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动态的战争前进箭头与丰富的历史照片相结合,既展现了历史的时空变化又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历史地图搭建了历史的时空框架,在此框架上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细节,便能激活历史过程,展现历史活泼有趣的一面,强化学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教育。
总之,本文强调了历史教材内容与历史地图的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以历史地图为依托,以教材为资源,以图导课、以图叙史、以图助记、以图解难。通过历史地图,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具体化,便利了教师对历史事件的生动描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了记忆历史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系阳江市专项课题“基于微课的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JX07189)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天庆.运用历史地图培养时空观念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9(4):3.
[2]刘庭君.论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