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社会上涌现了多样的新的职业形态。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为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并具备自我终身发展的能力的核心素养。所谓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体现在6个方面,健康生活则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是介绍在“兰君子”文化浸润下,对于相对特殊的城中村的小学学生,通过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并灵活设计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通过体育学科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兰君子”文化;小学体育;城中村;核心素养
在我国,兰花代表着君子,代表着正直的气派。我国写兰、赞兰起源于孔子。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曾引用兰花表达刚正不阿的气节。所谓的城中村,是社会快速发展,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过程中的一种产物。简单来说,就是本地或者外地的务农人员来到城市里务工,但是要选择生活成本较小的农村居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城中村的现象。随之,城市学校也就需要接受与越来越多的务工子女。但是由于从小的"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等各种原因,忽视了学生体育的发展。因此,从体育教学着手紧抓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城中村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对于城中村的学校来说,本身生源组成比较复杂,各自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品格德行都有很大的差异。又由于在家庭教育中对体育的忽视,导致体育教育的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城中村如何通过体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向城中村学生渗入“兰君子”的中国文化,让大家形成共同体必然是为培养核心素质提供了一种不可多得方法。核心素养又称之为"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其表现之一是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由此可见体育是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在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区学校纷纷落实课改。重视体育学科的教授,力争通过体育教授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铸造顽强精神和正直的人格,健康的身体素质。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城中村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势在必行。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城中村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以兰健体-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是综合素质高的人。然而,无论是需要具有文化基础、还是自主发展又或是实践创新,没有一项活动能够脱离一个健康的身体素质独自存在。如同兰花,她也有这顽强的生命力。"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是对兰花顽强生命力和活力的体现。显而易见,拥有健康的的身体才能是生活更具有活力。而对于城中村小学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是引导他们锻炼身体的指引者,也是实施者。也因为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和专业性,教师专业素养会直接体现在学生的表现上。尤其是还处于"模仿"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式的小学阶段。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新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自学多种的运动项目,例如跆拳道、体操、拳击等。不仅能正确顺利地展示这些项目动作,还能够深入浅出,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进而达到树立教师的专业形象的同时,还为学生普及更多的运动项目,开拓学生的眼界。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好奇,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二)以兰筑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在大多学生甚至是教师的意识里。体育课的设置是为了在学生学习的剩余时间,也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体育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体育的价值更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优良品德等。因此需要教师转变体育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设置体育学习的意义,尤其是在体育意识比较薄弱的城中村学校。兰花之所以有君子之称,兰花叶形细长柔软,还有一股素雅的幽香,因此看起来具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
(三)以兰育德-灵活设计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之前,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是转给其他教师上课又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活动是体育课的常态。例如跑步、跳绳等。根据最新课改要求,德智不分家,教师应当积极的发挥以育启智,以智育德的作用。引导学生感受体育精神,例如公平公正、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众所周知,兰花也象征着友谊和美好。这与童年的美好和同学的友谊更是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自身的发展,都要求严格落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更多具有更强核心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作为城中村的教育者,更需要灵活的创新的设计体育教学。当然,因为本身学校环境、生源各方面比较受限,要通过体育实现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我们老师也会像兰花一样自强不息、丛生固本、团结奋进,不断地探索改进体育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尚力沛,程传银.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构成及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30-134.
[2]赵富学,王相飞,汪全先.德国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及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5):523-531.
[3]冯晓念,王云,王汇军,卢雁.动作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架构的新视角[J].体育学刊,2020,27(6):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