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的腾飞发展助力,我校新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于本专业的实训教学如何开展,本文进行了探讨,确立了校外、校内双管齐下,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连锁经营;生产性实训
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巧妙利用或创造条件,创设真实的实训场景,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传统的实习实训是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样从课程教学来看,不能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导致到了实习的时候学生理论知识生疏,得重头再来,影响了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位的晋升。另外,由于是新开设的专业,校内没有现成的实训室,而且本专业目前只招收了一个班的学生,现有学生人数39人,后续的招生情况也不是很明朗,学校短期内难有经费投入到本专业的实训室建设中来。因此,唯有群策群力,依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目标,根据专业课程开设的进度,积极探索专业实践实训教学。
一、实训教学理念的确立
经过多方的考察调研,以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渠道,确立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进行校外分阶段实训,以及校内生产性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模式。
(一)走出去,进行校外分阶段实训
具体采用的是“三段法”,第一阶段为认知实训,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后不久,为期3天左右,组织学生到真实的正在运营中的超市、配送中心、供应商去参观学习,主要目的是到实训基地去“看”,是认知实习。这对于刚刚踏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参观考察,了解企业的现状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及工作流程,可以加强学生对密切相关企业的感性认识,此阶段的实训主要是对专业学习有个宏观的整体认识,为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起到认识的作用。第二阶段为感受实训,主要安排在第二学期,也是为期3天,即聘请校企合作企业讲授企业文化,理念,管理,连锁形式等,然后安排学生去现场感受,例如理货,商品陈列、促销等。通过讲座结合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服务宗旨,此阶段的实习为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持的作用。第三阶段为综合实训,主要安排在第六学期,为时一个学期,学生到连锁企业进行顶岗或轮岗实训,主要的岗位有收银、理货、客服、销售等,掌握收银和理货能力,提升综合职业技能。
(二)引进来,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
学校开设了与东莞经济密切相关的物流专业,此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拥有先进的实训设施设备和场所。连锁经营开设的仓储配送课程与物流专业密切相关,可以与相关专业的实训室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另外,电子商务专业已在校门口的临街商铺中,开设了新零售体验中心实训室,这体验中心能满足连锁经营门店运营与管理、新零售事务等相关课程的实训任务,最大效益地利用学校场地及学生人力资源优势,校企双方互动联系,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设备、企业专家及其组织管理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训,熟练掌握商贸类企业的各项技能,亲身经历现代商贸工作岗位的各个流程,同时学生能以此为平台,进入实体企业,走上一线岗位,实现校企间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一体化的相互转化,达到将专业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目的,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训教学理念的实施
通过分阶段、渐进式的校内外全方位、立体式的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定会得到培养和提升,但这都是在理论层面的,为了使专业实践教学的走出去与引进来理念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还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确立走出去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为了保障学生的分阶段实习能“走出去”,我们需要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这样基地需要是连锁企业,而且是不同类型的连锁企业,例如大型超市、配送中心、百货公司、会员店、专业店等,具有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能够代表新时期连锁经营的形式。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处在城区,毗邻重要商圈的重要地缘优势,依托连锁经营行业协会和广大校友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走出去的渠道,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通过多方之间的探讨,秉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深挖企业资源,加深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其次,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全新课程体系。
为使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对专业核心课程根据新零售体验中心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整,以更符合真实的工作环境(图1)。
最后,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由于是新开设的专业,现有的教师基本上是从经济管理专业转化而来的,不是科班出身,更没有连锁经营管理的企业一线经验,要想专业教学贴近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胜任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专业实训课程的指导任务,我们老师需要重新出发,激发求知欲望,利用便利的互联网络和继续教育平台,先行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照本宣科。在学校层面,一方面需要选派教师到相关院校考察学习,回炉再造,或到连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亲自体验;另一方面需要聘请行业专家能手到校进行座谈,帮助建立专业实训工作流程,引入岗位标准,确定核心岗位能力。教师、学校和企业多方联手,旨在共同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早期通过校外分阶段的参观考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最初的职业印象,建立职业学习理念。在深入开展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时候,通过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边学边做,在学、做中领悟、感受、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后通过综合性的顶岗或轮岗实习,全面提升技能,做合格的职业人,为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邱仁义.现代商贸多专业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1.
[2]董文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典型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3).
[3]卢莉.高职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
[4]张华.连锁经营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分阶段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业文化,2021(8).
[5]马小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