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从未懈怠过,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取得的成就远超其它发展中国家。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板块,不仅在考试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学生语文能力得以巩固、实践、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发现,教师授课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较差,而且常常是将二者独立开展教学,既耗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也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其实,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有多种内在联系,若将二者整合教学,不仅可以相互促进,还可以拓展思路、扩大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究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对于各行业的发展力度,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和突出,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阅读和写作没有进行有机的整合,导致很多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无法得到快速提升,只有开展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才能积极借鉴课文中的内容,使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实现读写结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会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阅读教学,并不注重在课堂中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这也使得阅读和写作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意识到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语文课堂中合理地安排写作环节,实现课堂中读写的结合,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的水平。
二、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来源于观察生活和阅读积累。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具备了自主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很少出现较为新颖的素材,反而雷同的现象很多,这就导致学生的作文普遍没有新意。这主要是学生缺少积累素材的意识,很多教师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但是却并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要阅读,怎样去阅读,导致很多学生以为阅读就是提取中心思想,明了段落大意,这样反而使阅读失去了趣味性,像语文课上的硬性指标一样,失去了感受文章美好的体验,浪费了阅读积累素材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树立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告诉学生要从阅读中积累词汇、积累语句、积累新鲜的事物素材、积累各种情感体验素材,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才可以有词可用、有事可写、有物可描、有情可表,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情感饱满,用词精妙。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词语的妙用,遇到好的语句可以仿写,让学生掌握句式;可以积累阅读文章中的新奇事物、情境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避免写作时千篇一律的素材;可以在阅读中增加情感体验,以便在写时可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好的素材要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素材,这样在进行写作时,才可以写出精彩、新颖的文章。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就注重学生对素材的积累,要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响晴、设若、空灵、贮蓄、水墨画、镶边、澄清等,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语句和画面情境,冬天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语言大师笔下的冬天,为何如此生动优美。
三、结合课外阅读素材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课程内容,应根据课程推荐参考阅读书目,适当拓展课外阅读素材。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初中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内容越来越多,课程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其对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推荐阅读内容中,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挑选适合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并合适开展写作指导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分析教学。只有专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写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能力,并不断发展。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的作用,提高学生正确分辨课外阅读素材的能力,使学生在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道德素养。
四、读写教学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以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就有了基础,这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阅读学习小组,一起阅读某部作品,并在阅读过程中交流阅读心得,对文章中的一些有趣的情节进行续写、改写,在读完每一部作品后撰写读后感。读写结合的方式,既能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方法,使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但是,教育无止境,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模式还需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来改进、优化、完善,以适应社会需求、教育需求、学生需求等多方面的变化,提高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彬.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12):70.
[2]郑军艳.试论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整合的有效性[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