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政策要求教学需更加侧重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课后家庭作业的布置,减轻家长的辅导压力,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成长时间。但如何才能够实现家庭作业的优化,真正减轻负担,成了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内容。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以“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为中心,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结合真实情况展开相应家庭作业设计策略的确定,以此实现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保证他们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优化设计
家庭作业的完成水平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反馈,也是学生进行课堂所学习知识的巩固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对家庭作业进行全新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真正实现他们能力的加强,在作业数量的布置上应适当,不要加大他们的学习压力,真正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但作为教师也应当意识到语文作业的变革与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需要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地进行优化,才能够形成令人满意的结果,实现学生整体素养的加强。下面将针对语文家庭作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整体教学工作的加强贡献力量。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整体判断,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考试的影响,主流方向为强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实现最有效果的分数提升。学生在进行家庭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大多都是机械化地完成任务,没有自己的思路与想法,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固化,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下降。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了满意的分数,却不符合现如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提高国民素质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转变思路,更新教育理念,进行作业布置的优化,精简作业,提高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
二、“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情况,提高作业效能
家庭作业既包括课后知识的巩固,也包括课前知识的预习。对于前置性作业,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相应的信息采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找到教学以及家庭作业布置的方向,才能够实现整体效能的加强,真正落实“双减”政策。例如,在进行《麻雀》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到,学生在进行课文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四至六自然段是他们学习的难点,里面强调了麻雀与猎狗搏斗的场面,也是本节课的要素,但很多学生都无法抓住重点,这时教师可进行家庭预习作业的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四至六自然段的阅读,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想象的内容进行归类,通过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掌握真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
(二)结合生活实现作业创新
要想实现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优化,展示出综合性的效果,首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他们感受到做作业的快乐,在情绪的驱动下完成这项任务。基于此,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趣味性作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作业完成中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感受知识,并掌握知识。例如,在进行《翠鸟》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让他们到周围公园去寻找不同的鸟类并加以记录,进行拍照观察鸟的外形,或者可以询问身边的家长,让他们对不同鸟类的样子与生活习惯进行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既深入到了大自然中,又能够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实现了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体会到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彰显语文知识的价值。在作业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鸟的形态进行描述,形成短篇小作文,或者是以绘画的形式,进行小鸟外形的绘制,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这增加了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翠鸟产生了别样的情绪。在掌握文章重点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写作能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保证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三)丰富作业模式展开互动型作业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围绕这一内容展开,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构思。在日常教学期间,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语文素材与资源,并且能够真正成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应用到实践当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语文思想的形成。例如,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让学生们在课后时间通过家长的监督,在App软件中阅读某些文章,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教师与学生可直接在交流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做出针对性的点评。这种创新的作业完成方法,符合当下新时代背景学生对于作业的期待,随之产生作业完成的动力和信心,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带领下,实现知识面的拓展,拥有自己的思维观念。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了解课程改革对新时代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并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作出教育方面的改进,优化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加强,检验自身所学内容,巩固知识,实现个人能力的加强。作为教师更应当起到带头作用,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都应当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设计以及作业设计,帮助他们产生对语文这一学科学习的兴趣,发现其中的乐趣,展现出语文的价值,为日后学生们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紫人.小学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J].课外语文(下),2021(1):94-95.
[2]陈青青.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研究[J].散文百家,20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