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政策落地后,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作业设计,全面落实政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双减”背景下,如何合理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小学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面临着难题,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突破,又要照顾到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全新教育环境下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课堂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主动建构语文知识,获得语言实践体验的活动。课后作业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完善,是语文课余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后作业要注重形式多样,层次性和个性化特点。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要遵循的依据
(一)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
2021年新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019年统编教材的编写也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总的理念去编写。因此,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也应遵循语文学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注重课内知识,指向面对生活的综合性、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更大领域。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要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双减”背景下,衡量一份语文作业设计的是不是合理,要看它是不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魏志渊老师的大语文课程构想告诉我们。大语文系统占80%,也就是关于课外的阅读、写作、核心能力占80%,而关于教材系统的课内知识,如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只占20%。要想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就要注意从80%的素养空间入手,在夯实20%课内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更有效的作业设计形式。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途径
(一)作业布置有梯度
老师要增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行动力、思考力和责任感,努力在作业设计上用足心思,下足功夫,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小学语文教师可作业设计作为以下方案: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课后必做——基础性、选择——创造性。课前进行汇报,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作业布置上秉持优等生拔高,中等生培优,学困生个别辅导的原则。课前预习单,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明确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使课堂上的听讲更有效率,课中学习单巩固了课上所学的知识,课后的基础性和创造性作业,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字、词、句的训练,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能让学生在兴趣中轻松地积累知识, 我们二年级语文老师结合“双减”政策,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作业。作业主要围绕识字,阅读,写话三个方面进行布置。
1.识字
利用形近字比较、看动画学识字、做字卡捉迷藏识字等方法认识每课的一类生字,每教完一课都让孩子对课后田字格的生字词进行抄写巩固,利用课前五分钟对孩子们进行听写,保证每天所学的生字词过关,让孩子们不断地扩大识字量。
2.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之外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设计了师生阅读、亲子阅读、独立阅读,再根据学生的层次,要求每天看课外书,在看书的过程中画出好词好句。
3.写话
写话前先创设愉快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乐于思维,敢于表达,不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在写话训练中,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并把所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写话中;要求学生写完后先读一读,再读给同学听,使听说读写的训练融为一体。
(二)布置作业有效度
布置作业要有效度,就要注重对课堂学习的高度总结,合理的形成知识的贯通,可以减少相对机械性的作业,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双减”下的作业需要走“新”,更要走“心”。三年级的语文针对了传统作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双减”政策,我们提出了以下四个有效的解决措施:一、学科交叉融合;二、定期交流,分享作业作品,孩子在班群里展示,让家长了解“双减”下,并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三、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 、学校读书吧,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四、利用主题班会,疏缓学生的情绪 。我们采取以上措施优化了作业的设计,作业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加强了课堂作业的训练,例如:小练笔、练字、听写等;二是口头作业多样化,例如:诵读、讲故事、阅读等;三是布置实践作业,加强动手能力,例如:查找式、观察式、表演式等。让孩子在“双减”政策下,能更有效地学习。
四年级语文作业布置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的模式。因为语文具有现实的性质,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如:四年级语文特色作业有“优秀习作选““习作资料集”。每次习作训练收集学生优秀习作,编辑打印,粘贴在教室的佳作栏里。利用课间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阅读学习,让优秀的习作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提质减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写出优秀习作的积极性。同时,将为完成单元习作所收集的文字性资料,由每位学生手抄有价值的文字资料,作为习作资料集,全班共享,让有目的的阅读收集服务于习作训练。
五年级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设计以下作业:1.基础性作业,例如字词抄写、听写、课后习题、积累背诵;2.实践性作业:连环画创作、课外阅读、手抄报、课本剧;3.拓展性作业:积累好词好句、小练笔、习作训练;4.差异性作业:字词巩固、句子训练、阅读提高、写周记。总之,作业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提升才是最终的目的。
六年级语文教师根据课标对于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针对我们的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
情况,对语文作业的布置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从整体上来说分为两类:一、课前的预习作业;二、课后的巩固作业。除了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优化性作业外,还会额外布置延伸作业:主动阅读老师推荐的课外好书;国学知识积累;编写读书小报……以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作业布置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老师可运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进行作业设计,作业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突出教学重能点,切实落实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有一年级布置学生剪贴。布置学生紧贴会任何新认的汉字,自己制作课外识字卡片,或用手工绘画的形式将新认识的字和词语记录下来,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制作拼音卡片,用教你制作拼音字母,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拼读,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在作业中产生积极愉快、自我成就感的体验。设计实践活动1.动手做:①给自己制作名片,名片上写上自己名字,标上拼音。(制名片);②用鞋盒等硬纸片剪制已学过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卡片。(制作偏旁部首、笔画卡片)2.动手画:根据课文内容配画。(给课文配画)3.调查搜集:预习生字时,让学生搜集生字能与哪些字搭配成词,可问父母,或从课外读物中查找。(搜字组词)。学生回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生字和汉语拼音。练习自读读给爸爸妈妈听,或为家人讲故事,和爸爸妈妈共读一本好书等。孩子在和家长玩中,既完成了非书面作业,既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增进了亲子感情。
可根据学习内容采用别致的作业形式,如配乐朗读、动手作画、欣赏影视、参观访问、排练制作等等,指向多维的训练目标。如在学习了《端午》,可以让学生说说端午,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参加端午节的相关活动:包粽子、赛龙舟等,或者在手机微信中发送祝福等。还可以开展多样的语文竞赛,如成语积累竞赛、古诗词诵读竞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啊,古诗词竞赛、诗词大会等。
(四)作业还要体现开放设计,凸显语文的特点,如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等
强化学生的主体预习、复习、归纳、小结要,还要紧密联系生活,如买火车票、站台广告语、统计表等等。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业设计方案:
认识鲁迅(课前):制作鲁迅个人资料卡
走进鲁迅(课中):查找资料,补充写作背景
亲近鲁迅(课中):《我与鲁迅面对面》交流会
读写迁移(课后):习作——有你,真好
作业设计富有内涵,兼具层次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双减”政策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重点,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增加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致力于设计出既合理科学、新颖有趣,又贴合“双减”精神的优质作业方案。
参考文献:
[1]何捷.“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想[J].江西教育.2021(12)12: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