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开展脸谱艺术造型设计系列活动,在学校美术课程中开设脸谱特色教学,研究中国戏曲脸谱文化,掀起了学习探讨中国戏曲脸谱文化的热潮,推动戏曲脸谱文化进课堂。
一、脸谱艺术进课堂的内容
(一)独具魅力的脸谱人物软陶课
陶瓷艺术是佛山本土传统艺术,石湾公仔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脸谱人物软陶课是脸谱艺术与石湾公仔的结合,脸谱人物软陶作品大人小孩都爱不释手。在软陶课程实践过程中,把脸谱人物题材融入软陶造型课,通过动手制作脸谱人物公仔提升学生感受力、认知力、感悟力。同时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如脸谱人物不同行当的人物头饰各有什么特点,脸部塑造有什么不同?服饰又有什么特点?头部制作选择什么色的陶土?应当怎样塑造头部?怎样塑造身体部分?衣服怎样表现?带着这些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走进脸谱人物软陶课,在小组合作和相互评价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创作的快乐。我校的脸谱人物软陶课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为此,南海区文化馆730剧场专门安排暑期脸谱软陶课程,特邀我校李晓婷老师前往授课。
(二)具有感染力的立体脸谱绘制课
在脸谱绘制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脸谱的色彩性格特点,让学生清晰知道脸谱图案代表的意义以及脸谱有哪些谱式。脸谱绘制好后,同学们往往会习惯性戴上,成就感油然而生。独具个性的脸谱戴在学生脸上交流互动,展示了作品,探讨总结了经验,课堂生动而极富感染力。
(三)经典传承的脸谱化妆课
脸谱化妆艺术是舞台极具表现张力的艺术。化妆后的脸谱人物是鲜活的有表情变化的脸部绘画艺术,而面具所展示的脸谱是静态的。课前同学会觉得脸谱化妆艺术很神秘,接触了解后感受到了化妆的艺术魅力:神奇的贴片子梳大头,美化发际线轮廓让演员的脸型更精致好看了;勒头后人物看起来更精神;每一张净角的谱式原来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
(四)彰显才华的脸谱剪纸拓印课
佛山剪纸是非物质文化之一,把脸谱人物用剪纸形式在脸谱课堂呈现,将本土文化融入脸谱艺术实践。另外拓印以及衍生艺术品绘制,如T恤文化衫、帆布袋等,让学生在参与制作过程中加深对戏曲脸谱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互助中成长。
(五)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课
在学习戏曲脸谱过程中,指导学生开拓思路,走出课堂。比如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脸谱艺术发展史,去戏曲博物馆亲身感受脸谱艺术,每学期组织二期脸谱作品展览交流。组织脸谱艺术展演,打造学生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学习观摩和感受体会自己的梦想,专家零距离点评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组建校园脸谱社,由爱好脸谱艺术且有号召力的同学任社长,目前固定成员有26位。社团成员来自不同年级班级,每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自创脸谱快闪节目、脸谱作品交流、创建脸谱视频号发布活动或者作品交流活动。
二、脸谱艺术进课堂的方法
(一)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周二、周四下午第八节课固定为脸谱课堂,老师用直观形象的多元化创意形式展现中国传统戏曲脸谱之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究脸谱的谱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型我塑软陶戏曲人物劳动课程”是以实践训练为主的课程,学生按照老师讲授的“揉、拉、按、压、塑、加、减”等方法对戏曲人物进行实践制作,增强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了美术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三)以脸谱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学校脸谱社团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组织开展。比如十二生肖脸谱形象展、校园科技艺术节脸谱活动专场、七一建党校园快闪、庆祝国庆脸谱作品展等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四)以情境熏陶法为主的展演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脸谱艺术节是我校独具特色的艺术盛会,在浓厚的传统艺术氛围中,学生上台表演戏曲、展示脸谱作品,身临其境亲身感受脸谱艺术魅力,提升了自己的表现能力。
三、脸谱艺术进课堂取得的效果
(一)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一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真实情境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我探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创造力,由“我学会了”到“我会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绘制过程中不断了解、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将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继续发扬光大。三是提升了学生艺术鉴赏力。通过一系列脸谱欣赏与创作活动,使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亲手创造制作更高审美等级的艺术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和传播中华传统艺术之美。
(二)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我校的脸谱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如“戏曲脸谱软陶人物”成果展演、空白脸谱模型绘制比赛、脸谱华章节目汇演、脸谱文化专栏、脸谱人物剪纸比赛,文化衫脸谱拓印大赛等这些活动展现了中学生的青春风采,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2021年10月我校被评为佛山市脸谱艺术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