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双减”改革政策提出并逐步落实,也对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 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基于此,在“双降”政策下,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率,需要重点优化数学作业设计,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是当前学科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话题之一,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思考如何将“双减”政策有效贯彻执行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就需要从“双减”的角度去审视数学教学的问题。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教学优化的过程中,自然需要关注作业的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作业形式单一
如果想要保障学生在课上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那么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应当是全面的、分层次的、灵活的,而不是单一的作业形式。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学生对某一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在认知不足现象,如果缺少教师的针对性干预,只是通过大量的布置书面作业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那么在没有夯实基础数学知识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在引导性不足的状况下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骤增。加之数学作业枯燥乏味,会逐渐使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中出现懈怠、疲惫等现象。因此,改变单一枯燥的数学作业形式,是构建高效数学作业设计的前提。
(二)作业设计的模糊性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范围较为宽泛,涉及多方面的重难点知识,这就大大增加了作业设计的难度,而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作业设计的实际用处,只是简单地认为作业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和复习,而忽视了作业的探究性作用,导致在作业设计时完全依赖于课本以及相关练习册中的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加强对重难点知识内容的作业设计,使得作业设计较为宽泛,从而影响到作业设计的效果。
二、基于“双减”视野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控制作业时间,实现作业的精细化布局
“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之后,学生课后作业的时间会大大缩减,初中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需要将作业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引导作业朝着精细化布局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如在学习“升幂与降幂排序”时,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将一个多项式依照某个字母作为降幂来排序,或者作为升幂来排列,但是在排序的时候,每个项目会与符号一起移动,在多项式中有两个以上字母的时候,需要依照某个字母来进行升降排序,此时与另外一个字母之间没有关联。
(二)整合资源,落实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初中数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多个领域,并且内容的宽度和广度导致学生学习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在开展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时,就需要将整体的数学教学资源加以整合,保障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不同的教材内容所对应的作业设计也有所不同,作业设计内容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作业设计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了解,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作业设计,在充分保障作业设计质量的同时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充分整合数学教学中的相关资源,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保障作业适量的同时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三)构建分层作业设计,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事实上,分层教学作为当前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已经普遍在现代课堂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具体而言,分层教学是一种差异化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分层次的形式构建全方位的课程教育服务,目的是引导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充分提升。为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上,需要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多措并举协同育人,在夯实现代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素养、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统筹结合,制订相关的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才能使得“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以“减”促“加”全方位提升教育实效。
(四)抓好实践,确保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通常而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是以理论性的形式为主,教师也更倾向于题海战术,尽管在“双减”政策下需要精简作业的数量,但作业设计的形式也大多以理论性的综合应用题型为主,这就导致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单一性,为此应注重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以此来保障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数学本身就是以理论性的知识为主,如果在作业设计中又以理论性的形式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和麻木心理,为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就应加强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联性,结合实际生活,在实践作业设计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以此来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好的工作,这是实现“双减”政策与数学作业融合的重要议题。因此教师需要切实改变以往的作业思维和模式,科学地实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优化,继而确保新的作业体系得以构建,这样才能使作业质量不断提升。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作业,思考其成因,在此基础上进入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格局。
参考文献:
[1]梁妍.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原则与利用手段[J].考试周刊,2021(50):94.
[2]曹风华.谈“减负”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