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整合九上第五单元长单句,其作业设计可贯以朗读,辅以组写,施以听记,用以模说,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从理解到应用,从书本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读写结合,听说相连。寻求朗读的技巧,传递组写的步骤,撬开听记的窍门,拓宽模说的视角,以在读写里强化认识,在听说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单元整体教学;长单句;应用;作业设计
引 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20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九上第五单元选编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四篇议论文,都带有思辨色彩,单元教学策略上要引领学生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本单元教学目标中对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学习有清楚的要求:“体会议论文严谨、准确、具有逻辑力量的语言特点”。本单元课文长句较多,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指导学生读懂、读通相对复杂的长单句,能增强对句意、文意的精准把握,充分体会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量。
本单元长单句作业设计可定位为语言拓展,在读写里强认识,在听说中广应用,突出生活化应用,强化对一个单元单位中较难句子的学习、分析、整合、应用,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建基。
一、寻求朗读技巧,读长句,明句意
长单句的朗读,要在拆分、化繁为简中,用“词语朗读连贯”“语句停顿正确”的朗读办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1]
本单元长单句作业设计示例:
大声朗读本单元长句,说说你的朗读体验。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这一番事前的态度,不随便亲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态度,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3.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4.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的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
这四组长句表意严密、严谨、细致,朗读时要锁定句子主干,将句子的修饰成分或联合成分、结构层次做好语意切分、语气停顿。第1句成分结构复杂,层次多,冒号后的内容都是“看”的内容,“是”“也是”“却也是”层层深入,要前后相顾,句句相连,读出沉重与愤怒。第2句联合成分多,“这一番事前的态度”“不随便亲信的态度”同为主语,朗读时要连接得紧一些,这是对“怀疑的态度”的全面解说。第3句的联合成分为“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它们将创造性思维存在人群论说清楚,增强了读者的认识,朗读时要讲究连接。第4句修饰语较多,“在你的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是限制、修饰“长成”的,朗读时要关注修饰语与中心词的连接。
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量体现在用语准确、严密、概括、鲜明等特点上。从读的角度引领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量,可培养学生简明、清晰、严谨的用语习惯,把握进议论文语体特征。
二、传递组写步骤,写长句,显逻辑
组合型写句中,带领学生在找主语、分层次、做润饰、写到位的具体操作中完成长句的写作,从而对长单句的逻辑性要求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本单元长单句作业设计示例:
组合下列句子,写成一个以议论为主的长句。
1.“双减”政策的实施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2.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推出“双减”政策。
3.“双减”政策的实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双减”政策就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5.“双减”政策的实施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6.“双减”政策就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选用当下热词“双减”,贴近生活,更能引发学生讨论的兴趣。通过这种组合型写句,降低实践难度,使学生在可操作中完成长单句的写作,增强认识,亲近长句。由短到长,见证长句产生的过程,学生可进一步理解“长句更为精准,短句更为精减”的长句与短句的基本特点。[2]
这组句子话题相同,6个阐述“双减”政策推出时间、单位、内容、意义的句子组合后,是一个以议论为主的特长句。参考答案如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7月24日推出的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为两大减法的“双减”政策,有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判断长单句组写的准确与否的标尺:是否只有一个主语、一套主干;层次是否清晰,有没有逻辑关系;成分组合后是否语意连贯、灵活有致。
三、撬开听记窍门,听导语,集长句
新闻导语担负着只用一两句话就应该清楚地交代出最主要最引人注意的新闻要素的任务,导语常常用适度的长句来表达。[3]学生关注新闻,要留心新闻的播报特点,将长单句的应用与生活联系起来,自觉延伸课内所学。
本单元长单句作业设计示例:
利用周末收看中央电视台19点的新闻联播,收集新闻导语长句。
参考答案如下: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2号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分别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听取香港、澳门当前形势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情况的汇报。
2.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在俄罗斯国防部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说:俄罗斯将继续系统地推进武装力量发展。
3.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运会防疫手册要求,所有涉奥人员需要在来华至少14天前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来华后进入闭环管理。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今天对美国签署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发表严正申明。
6.今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全景展现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全国热映。
长句、短句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什么地方用长句,什么地方用短句,要依据文章体裁、读者对象、语言的具体坏境来决定。[4]用一两句话就把主要新闻要素讲述清楚的导语,只能选用容载量大、表严密精细的长句才能完成。导语多数是长句来表述的,这是由导语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教师要带领学生明确长单句在新闻导语中的应用依据,带领学生在辩论中拓展思维,建立观点,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提升思辨能力。这跟本单元单元目标中的“思辨”“严谨”“敢于质疑”遥相呼应。
四、拓宽模说视角,说长句,用长句
关注本校新闻,留心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元素的生活化新闻的播报特点,旨在将长单句的应用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课内所学得以延伸。由校新闻到班新闻,由模仿到直播,可增强学习的仪式感,使长单句的应用落地。
本单元长单句作业设计示例:
模仿央视《新闻联播》“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有”环节,看图播报,完成下列校园新闻简播。
本设计体现了两个关键词:模仿,生活化。模仿增趣味,生活即学习。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幕,少先队建队仪式,这些校园新闻,学生们或亲历过,或听闻过,当这些生活花絮遇上长单句练习,长句的学习也就不那么单一枯燥了。
作业参考答案: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有:
寮步镇香市中学第14届体育文化艺术节通过体育运动、文艺汇演、书法绘画等形式,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展示“涵养健康身心,成就幸福人生”办学理念成果。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香市中学于10月13日组织初一级全体少先队员和中队辅导员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少先队建队仪式。
本单元长单句作业设计推进示例:
引导学生关注班级动态,收集班级“今日头条”,使用长句面向全班进行无纸化口头播报。
作业参考答案:
今日头条,条条劲爆。下面是班级动态的主要内容:
驱一岁寒,迎一阳暖。得知学校为解学生思家情结,将于宵夜中免费供应饺子,本班同学在晚修后以百米冲刺的步速跑向饭堂。
在班主任的热烈造势下,同学们翘首以待的一周一节的班会课在以沈青、郑锦祥、冯予昊、黄旭昕四位同学组成的男团的帅气亮相中拉开了序幕。
学校规范落实“双减”政策,带着一丝不安,夹着一点期待,同学们拿到了跟以往具体分数完全不同的以A、A+、B、C、D、E为等级的期中考试成绩。
连续三天的凄风苦雨后,天空终于见晴,多日未动筋骨的同学们满怀激动地迎来了汇集运动与娱乐于一体的保留节目“阳光大课间”。
源生活,说自己,可展示,用最熟悉的日常,进行最高端的学习,可让长句的应用落地。
在畅读长句、乐写长句、听记长句、模说长句四项推进式作业中,评价的指标依次为准确停连、逻辑严密、能听善辨、能说会道四个方面,评价等级为A、B、C、D、E五级评价指标。各等级指标分别为:
A——优秀 100%达标
B——良好 90%达标
C——一般 70%达标
D——需改正 40%不达标
E——需重做 60%不达标
带领学生畅读长句,在拆分、化繁为简中,用“词语朗读连贯”“语句停顿正确”的朗读要求可训练学生的议论性长句的朗读实践。引导学生认识长句,可明确议论语体适合使用长句的原因:说理的需要,逻辑的外现,思维的突围。倡导学生应用长句,在组写、听记、模说中,将课堂迁移,可实现长句的生活化应用。
对于还没建立起语法系统的初三学生来说,读懂、读通课文中相对复杂的长句,绝非易事。但,学生对媒体资讯有一定的关注热情,特别是当下社会,外有全球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视角,国有抗疫战疫、建党百年等时代背景,自身有校园活动、班级公告等,当议论文学习与国内外新闻、校园短波结合起来,长单句的应用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托。
参考文献
[1]屠佳汝.立足长句教学 建构深度课堂[J].教育·科学科研,2019(11).
[2]张运达.浅谈现代汉语长短句式的区别与转换[J].职业,2014(4).
[3]罗远林.论导语长句[J].辽宁大学学报,1997(3).
[4]杨桂梅.试论长句与短句的选择原则[J].求是学刊,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