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家校合力共育新人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中央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西区铁城小学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和特长,邀请家长进课堂,紧抓课堂主阵地,为孩子传授各种劳动技能,开展“家长小课堂”劳动周主题活动,探索一条劳动教育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学校、家庭紧密联系、共同育人的新方法。

[关键词]家长小课堂;劳动活动周;教学设计

一、活动名称

铁城小学“家长小课堂”劳动活动周

二、活动背景

目前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校方面:劳动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内容指引不清晰、劳动时间不充分、劳动价值没有体现等;家庭和学生方面:思想上不重视,孩子过多依赖手机玩电子游戏,很少参与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对劳动的认识不明确等。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家长小课堂的开展,深度挖掘家庭劳动教育资源,把学校劳动教育与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2.以学校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统筹安排,共同筹划,共育新人。

3.因地制宜开拓劳动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和家长资源,通过家长小课堂促进亲子沟通,培养学生的动手、沟通、合作、思辨、创新等能力,达到全能发展的实效。

4.通过制作美食、简单手工劳作等技能培养,让学生在品尝美食的过程和学习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孝亲、感恩、乐分享的品质,懂得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生活。

四、活动年级和时间安排

五、活动实施

(一)做好活动周顶层设计

学校专门制定“家长小课堂”劳动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梁庆助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张文君、副校长陈桂芳、德育主任许丽君、教导处主任何宝华担任副组长。由德育处全面统筹活动开展并确定好活动周主题,教导处安排好课程时间,后勤处做好后勤保障,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协调合作,确保活动周顺利举办。

其中,学校明确“家长小课堂”劳动教育活动周主题如下:

一至三年级:以制作节令的美食为主,结合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开展相关实践内容,培养劳动意识,提升安全意识,体现劳动乐趣,珍惜劳动果实。

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学会简单的美食制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学会与人分享自己制作的美食,培养乐分享,感恩父母、教师的好品质。

四至六年级: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学会制作一项美食或者一项简单家政手工制作,培养协作精神,了解生活用品、食品来的来源,爱惜食品;(2)通过美食制作或简单家政技艺学习过程,促进亲子沟通,提升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落实任务清单

学校制定了教学设计模板,明确需提交的课程资料(含视频、相片、教学设计等),让各班教师和家长结合任务清单内容落实劳动任务,通过制作美食分享、自我评价、老师、家长评价等方式促进各项劳动的实施。

(三)巧用活动评价

各班主任可用小组争章方式来激励孩子们参与劳动,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美食大挑战”“美食小达人”“最美劳动娃”等特色评比,通过上课过程中劳动过程图片收集、心得分享和技能展示的方式来检查孩子们劳动的参与度和实施的成效。

本次“家长小课堂”劳动活动周共开设了40节课,其中有36节美食制作课,有4节家政技能手工课,邀请了近100名家长进课堂授课,参与的师生家长共2000余人。家长们在课上教孩子制作美食,在制作的过程中教育他们懂得劳动创造幸福,与人分享美食,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活动的启示

活动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家校沟通与合作,整个活动周有序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兴趣,有效促进家校沟通

美食制作是全校中最受师生家长、学生喜欢的课程,在制作美食中学生兴趣高涨,一到上“家长小课堂”的课程就欢呼雀跃。学生通过学习制作奶茶、水果拼盘、寿司、雪花酥等美食,参与美食制作过程,品尝自己劳动之后的成果,课堂气氛愉快,学生学得认真,非常高兴参与劳动,参与制作,劳动兴趣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各班的授课家长们为了上好这节劳动课,积极与本班班主任沟通上课主题、上课的注意事项,精心备课,分工合作,有的家长负责采购,有的家长负责制作课件,有的家长协助课上指导等,促进了家校的沟通。

(二)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一次美食制作或者一次家政手工劳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听、看、学、做、创造、收拾课室等过程学习和劳动,在美食制作中欣赏精美的美食图片,在美食制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深刻体验到完成一份美食制作或者学会一项技能需要坚持和细心才能做成功。在劳动中学会与人分享,学会感恩父母和教师心中充满喜悦,这些无声的德育和道理通过这样的亲子课堂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提升学生想象力,强化合作意识。

想象力是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是源源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开始,学生提供生活具象的形成,反馈到日常生活中,加以创造,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产品。比如多个班级在上“水果拼盘”家长课堂中,家长们让学生先观赏制作精美的“水果拼图”“水果拼盘”,学生在头脑中有了对水果拼盘的初步感知后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拼出了非常有创意的“水果拼图”,颜色搭配出彩,效果超乎想象。例如五6班的孩子们经过合作,制作出来的“水果拼图”有40多幅作品,作品之多,想象力之丰富,让人诧异。

(四)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有一些孩子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不足,平时不够自信,在班里默默无闻,平时都是黯然地坐在教室的角落,平时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没有他们的份,老师表扬也没有他们的份,他们就没有一刻的高光时刻,表现唯唯诺诺,小心翼翼,似惊弓之鸟。现在提供劳动教育平台,这些学生就能提供自己有新意的作品,能得到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能得到家长的赞许。通过点点滴滴的机会,通过无数次的小成功,无形中就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融入班级中,达到教育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

幸福来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未来。我们将创立“家务劳动、亲子劳动、社区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家长小课堂”模式,让“家长小课堂”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载体,成为促进家校沟通、促进亲子和谐共处、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附:个别班级的“家长小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1)班“家长小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严妈妈

【活动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主导作用。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人人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开展“大手拉小手”的亲子活动,指导孩子制作各种美食,享受成功的快乐。

2.体验亲手劳动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内容】做木糠杯

【活动场所】一(1)班教室

【活动准备】视频、图片、材料(酸奶 奥利奥 水果)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二、动画激趣,了解做木糠杯的文化背景;

三、视频引领,初步了解做木糠杯的步骤;

四、讲解注意事项:

(一)学做木糠杯——掌握小技巧(家长示范);

(二)放材料——创造自己的木糠杯;

(三)做木糠杯——学习做木糠杯小口诀;

(四)家长老师孩子一起分享美食。

一(2)班“家长小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冼妈妈

【活动背景】

新时期劳动教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所以特开设此课堂,培养孩子们的手工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目的】

1.体验劳动的乐趣,通过实践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文化;

2.培养孩子动手能力,领悟成功的事永远比别人代替做成功的滋味要快乐。

【活动内容】包饺子

【活动场所】一(2)班教室

【活动准备】授课人PPT、食材、工具

【活动过程】

一、将孩子们分成八组,每组分配一定的食材

1.通过PPT,与孩子们一起了解饺子的起源文化,分享制作视频,展示花式饺子图片,让孩子们带着期待进入实践;

2.数名家长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做好活动的开展,做好包饺子活动的事前准备,向孩子们展示并分配饺子皮、饺子馅;

3.手把手教孩子们花式包饺子,以及包饺子的一些小技巧,如何做到皮薄馅多、不露馅等,具体传统型饺子步骤如下:

(1)将馅料放在擀好的饺子皮上,在饺子皮的边缘粘上水;

(2)将饺子皮向中间折,并将边缘的饺子皮往中间靠拢,粘贴牢固;

(3)将饺子皮的中间捏紧;

(4)中间右侧部分,用右手的虎口部位将它向中间方向夹紧;

(5)中间左侧部位,用左手的虎口部位将它向中间方向夹紧;

(6)步骤夹紧的部分,再次放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用力捏紧;

(7)完成后的样子,这是最传统最简单的饺子包法,窍门就是捏紧,夹紧。

二、现场和学生一起互动,进行包饺子活动,到场的家长可去每个小组指导孩子们包饺子

1.对表现不错的孩子进行现场作品展示,并提出表扬,鼓励其他孩子努力做到更好;

2.随机抽问孩子们对本次活动的体会及感受,鼓励孩子们回家多帮父母做家务,同时要告诫孩子们粮食的来之不易,要做一个热爱劳动、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3.现场开启蒸饺子,让孩子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