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少工委建设是推动少先队改革方案落实的要求,是适应少先队创新发展的需要,是服务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需要。东莞市企石镇江南小学为推动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在2018年6月份召开了第一届少代会,并成立了少工委。我校结合地域和集团化办学特点,开展了学校少工委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少工委;创新;有效措施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可是近些年很多小学将少先队工作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到了走过场、若有若无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少工委决定对其工作进行创新发展,通过将少先队活动与学校内班级建设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突出少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实现对其创新性工作发展的重要推动。
一、学校少工委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少先队与班集体共同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凝聚力
少先队是优秀的学生所组成的队伍,其代表了学生的政治思想发展方向以及身心健康的成长,无论在什么阶段,少先队都是引导学生与时俱进的重要组织。而班集体可以聚集学生力量,使其能够为了提高班集体成绩和增强纪律、凝聚力而不断努力。学校少工委工作的创新,是将少先队与班集体进行共同建设,使学生正确认识少先队,并认识到少先队组织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作用,将其作为推动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桥梁,体现二者之间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先进性与代表性。
(二)少先队与班集体共同建设存在着教育引导作用
少先队活动从其存在性质来看,具备鲜明的政治属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少先队活动能够引导少先队员树立理想,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端正他们对同学以及班集体的态度,与同学处理好关系。与此同时,通过少先队活动工作的创新性,将少先队与班集体进行共同的建设,能够以少先队员引导同学的方式来使班集体内所有成员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现代化社会主义具有明确的了解,进而使班集体内所有同学拥有不断积极进取的态度,把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生成长进步的动力。
(三)少先队与班集体共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作用
良好道德的养成、正确信念的确立仅仅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传授是不能完成的。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可以将少先队所组织的传统节日特色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使得学生以班级为组织,共同去完成活动的开展,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教育的魅力。与此同时,以此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在不同的节日开展不同的活动,如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重阳节开展“慰问敬老院”活动等。今年春节期间,我校就开展了“寻电光足迹 续百年薪火”爱国教育活动,到深巷党建中心参观,了解建党到现在100周年的光辉历程。还组织队员们去参加“情暖童心,迎春送福”新春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活动。
二、学校少工委创新性工作的有效措施——助力发展 传承创新
(一)合理的建设,引起学生兴趣
学校少工委要重视少先队与班集体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有集体意识,同时可以在少先队与班集体的构建当中来端正自己的态度,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加健康地成长。与此同时,在进行少先队与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障二者构建的合理性,还要充分发挥其对于学生的作用。集团化办学后,我们学校加强了少先队与班集体的构建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团体意识,这对于其日后的成长、生活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充分发挥学校少工委管理的作用
在对学校少工委工作进行创新时,可通过少先队的构建来强调对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范,使其能够在一个正确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品质,进而实现对学校少工委思想的宣传教育。同时,行为规范也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更加有序,能够遵守课程规矩,并且起到重视少先队中以品德教育来实施的“管”这一行为的作用。但是,在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管”的实质是规范,而非干涉学生正常的学习与在校生活。“管”是指在进行少先队与班集体构建时,能够在学生日常行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范,同时保障学生的自身权益不受侵犯。与此同时,在少先队与班集体共同建设的过程中,少工委负责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由,给予其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能够以一种正面的态度来接受日常管理。并且通过少先队与班集体构建过程中制度的构建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这还要求少先队与班集体在进行互促构建时,既要保障少先队构建时德育的宣传,还需要在班集体构建时充分发挥管教的作用,以此来完善少先队与班集体的共同构建效果,同时,这也为后续少先队与班集体建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深化学校少工委育人作用
在少先队与班集体进行构建的时期,因小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略差,很可能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而导致一些错误事件的发展,而少先队负责人与教师,不可以以责罚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犯错的学生,而要平心静气地和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并且根据其问题选择相应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开展少先队与班集体构建活动时,并非是以此来禁锢住学生,而是需要以二者的构建来起到双重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去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少先队与班集体的共同构建中,少先队的思想宣传能够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其可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判断,充分做好其成长路上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健康成长。而班集体的构建,则是以一种规范来使学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能够遵守规则与纪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约束性与自制能力。二者进行共同构建,不仅能够起到互促作用,还可以进行互补,共同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构建德育资源的管理机制
在少先队与班集体建设开展期间,其所有的资源均来自教师、学校以及社会所提供的各项资源。在实施少先队与班集体建设前,因教师是直接接触到学生的,并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少先队与班集体建设氛围的主体,因此学校少工委还必须加强对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教育,开设专门的德育与教学技能提升课程。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使班主任可以在一个更加专业的培训过程中认识到少先队与班集体建设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可以与学校少工委负责人进行联合,共同推动少先队与班集体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学校少工委工作的创新性发展,践行“助力发展 传承创新”的理念,必须要重视少先队与班集体的共同建设,少工委负责人通过对德育的宣传以及管理机制的设定等多重方式来使两者互促构建,进而达到二者构建水平共同提升的共赢局面,这对于整个学生的成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整个学校良好环境的构建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是推动学校少工委工作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景慧时,张建华.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7):178.
[2]钟幸君,姚于蓝.基于内容分析法实施的少先队服务学习志愿活动[J].社会与公益,2019(06):41-44.
[3]柳谦.论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政治意识[J].少年儿童研究,2019(05):60-63.
[4]郭旭.以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的少先队文化研究——探索农村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J].华夏教师,2019(14):78-79.
[5]何兵.开展少先队工作,提升德育质量[J].贵州教育,2019(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