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之我见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时代呼唤工匠精神,中职学校更应重视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本文从一名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的视角出发,从四个方面即“思想上高度重视,营造氛围,着眼细微处和持之以恒”来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

[关键词]中职教育;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众所周知,在2016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义,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工匠精神”一词。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美发师聂凤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而造“小米”的雷军说“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中职学校应该大力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有句话说得好,思想决定高度。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作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各级中等合格职业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应紧抓这一时代契机,紧跟时代步伐,凝聚各方力量,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既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又是国家级重点学校,学校设置专业多,学生人数规模大,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显得更为迫切。有哪一种工作不需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也就是说,与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繁荣息息相关的职业教育离不开“工匠精神”。

但是,一直以来,在“技术就是硬道理”的指导下,职业教育过分迎合了企业的“技能至上”,把中职生简单地当作接受技术技能的容器,却忽略了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中职生,心态浮躁,耐不住寂寞,缺乏应有的耐心和专注,是谈不上拥有工匠精神的,也就很难生产出高精尖的产品。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开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途径来培育中职生的工匠意识。开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工匠、懂得工匠精神的实质,以及工匠精神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的重要意义;开主题班会,可让学生们搜集各国工匠的故事,特别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工匠故事,让他们讨论交流,写心得体会,学习这些匠人对工作的敬畏、对事业的专注、对责任的担当、对质量的执着、对完美的追求,进而从工匠身上学到精神实质,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请企业专家能手进校园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相关产品的改革和产业的发展动态,感受工艺形成的历史文化,体会工艺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从而去掉浮躁,培养他们的专注和持久。

二、营造学习和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氛围

虽说教育是根本,但短短两三年的职业教育,要培养出工匠是不可能的,但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则完全可以做到。这就要大力营造学习和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氛围,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扎根。

一直以来,中职生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他们读职业技术教育仅仅为了学一技之长,然后获取报酬养家糊口。因此,“差不多就行了”,成了绝大多数中职生真实心态的写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多管齐下,应从社会、企业、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位教师转变观念做起。即社会上要形成劳动光荣、尊重人才、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要让更多的王洪军、张振超,特别是“聂凤式”的人才脱颖而出,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匠人手艺精神。如聂凤,一个年仅23岁的重庆小姑娘,就靠剪头发剪出了人生的新天地,评上了副教授,还享受了国务院津贴,这就是匠人的光荣!宣传工匠精神的可贵,就会让广大中职生看到希望所在,会让他们受到触动,得到激励。企业更应致力打造民族品牌、国际大牌,如百年老店的打造和传承,应更多地宣传和关注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店,如六必居、陈李济、张小泉、北京同仁堂和老凤祥……这些企业的实践经历证明,企业唯有遵循职业道德,讲求信誉,工艺精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要以这些企业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转变观念,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环境,重视人才,奖励人才,这样人才才会有归属感。

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则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制订有效的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既重“传技”又重“育人”,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当代中职生爱模仿,可塑性也很强,他们渴望进步,渴望学习,渴望建功立业,针对这些特点,学校可利用各系各专业的实训中心,如服装专业的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园、汽修专业的实训场等,在这些场所张贴能工巧匠的画像,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中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当然,这些名工匠还应突破国界和时空的限制,如英国的约翰·哈里森,他倾其一生只造出了5只钟表;还有被日本国民称之为“煮饭仙人”的老人村嶋孟;而我国历史上,工匠也延绵不绝:古有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近有张振超、聂凤等,这些匠人身上所具有的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追求精致和完美的精神就很值得中职生学习。亲临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把匠人精神融入职业素养,融进课堂,如我在讲授《哲学与人生》中的“劳动奉献与人生价值”这一观点时,我就讲了技校生聂凤成了“世界第一剪”的事迹,让学生们学习她那种精准服务、选一行爱一行的匠人精神,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着眼于细微处,潜移默化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细节精神,追求完美和极致,既是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又是专业敬业的精神。如聂凤就是靠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匠人精神获得美发行业的世界冠军。技艺的传承不是粗枝大叶,而是一种精雕细琢。因此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就要从小处、细处着眼,也就是说要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蕴含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

如我们学校制订了“6S”管理制度,这是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精神的好时机,从最基本的“我是一名称职的值日生”做起,打扫好班级卫生、环境责任区和厕所卫生做起。一个连卫生都做不到合格的人,如何拥有工匠精神?正如《匠人须知三十则》中的第25则讲到:“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它的意思是说:工匠的首要条件是谦虚,而让人变得谦虚的捷径,就是打扫厕所;无论多么脏的厕所,只要认真打扫,都能把它变得像新的一样干干净净。另外,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大赛,学校的各系各专业每年都举行专业技能比赛、毕业设计、技能活动月,还有省赛和国赛,这都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大好机会。如美服系15级广告班的许吉文同学,他就参加了省级的广告设计比赛,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他感悟到:戒除浮躁,享受枯燥,甘于寂寞的专注非常重要。他说他常常问自己:“这个设计完美吗?再思考一下;这个创意我满意吗?能否再改进?我觉得这个地方有瑕疵,多检查一遍,好吗?……”最终,许吉文同学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了个人的二等奖。其实,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处处可见、时时可行的,要无孔不入地植入中职生的“匠人意识”,它是在不断的积累中锻炼而成的。

四、立即行动,持之以恒地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国家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这对广大中职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利好消息。雷军也说:“我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成为我的墓志铭,日本的工业是索尼带动的,韩国的工业是三星带动的,我希望未来的小米可以带动中国的工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更是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可是,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还不足5%,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数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说明,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刻不容缓。践行工匠精神的难点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要完成一项工作最难为可贵就是善始善终地坚持到底。

吴黎明曾指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当戒除“短平快”式的心浮气躁。还等什么呢!立即行动起来,坚持不懈,让全校师生都认真起来,培养大家的“匠人气质”,更好发挥我们学校国家级示范校的作用,也理应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起带头作用,把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打造成技能强校。

总之,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让我们大家都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细心缜密,让工匠精神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陈劲.如何培养“工匠精神”?[N].中国海洋石油报,2016-3-23.

[2]吴黎明.工匠精神何以生生不息[N].环球,2016年第10期.

[3]木多.匠人真正的秘密[N].工人日报,2016-05-16.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