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中职课堂需要“亲和力”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中职教师如何构建和运用“亲”与“和”的力量,解决中职课堂存在的问题,完成教学目标,创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遇;中职课堂;亲和力

一、中职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国内政策红利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为职业教育如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战略部署。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目标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要求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对高中阶段教育的“中普比例”制定了计划,按照普高和中职人数比例实现5:5的目标开展攻坚。这意味着,未来的中考升学趋势,只有约50%的初中毕业生可以顺利升入普高,而更多的学生将走进中职课堂。

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很多学校生源减少,以致于每年中考放榜后,很多中职学校各出奇招到处抢生源,甚至出现个别学校因生源短缺导致关停。如今,随着二胎、三胎政策全面铺开,预估人口出生率将逐步回升,这将为中职学校后续的招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二)国际环境分析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在“财经大讲堂”节目中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必须成为世界工厂,中国也能成为世界工厂。”自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完整的产业链,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为世界各国输送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中国制造”深得人心,中国外贸出口额也屡创新高。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国外有许多国家停工停产,我国由于实施了严格和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了人民生活生产的稳定。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更加成为抢手货。随着“中国制造”越来越受欢迎,势必产生越来越多的劳动岗位,拥有一技之长的中职毕业生将供不应求。

随着“节能减排”成为共识,“碳中和”将倒逼各国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纷纷淘汰落后产能,传统行业将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新一代职业教育人才将大放异彩。

通过上述环境分析,可以看出:中职教育将迎来前所未遇的大机遇,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中职课堂。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也将迎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将这些走进中职课堂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材?我认为重中之重还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中职教师如何构建课堂“亲和力”。

二、中职课堂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校中职学生都是“00后”,一般年龄在15岁到18岁之间。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才选择了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在课堂上出现诸多问题:一是沉迷手机游戏,课堂上偷偷玩手机;二是上课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三是目光呆滞、神思恍惚、心不在焉;四是窃窃私语、嬉戏打闹;五是看课外书;六是上课吃零食;七是不做课堂练习,不写作业;八是迟到,甚至旷课;九是奇装异服,另类发型,甚至纹身;十是举止不文明,顶撞老师。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中职教师提高课堂“亲和力”。

三、什么是“亲和力”?

狭义的“亲和力”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所在群体心目中的亲近感;广义则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能够对所在群体施加的影响力。而本文所指“亲和力”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亲”的力量,即亲近吸引;二是“和”的力量,即融合凝聚。“亲”是“和”的前提,“和”是“亲”的结果。中职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把控“亲”与“和”两股力量,无疑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中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建立“亲”的力量

所谓“亲”的力量,即中职教师必须具备使学生亲近和吸引学生的力量。这种力量要靠平时不断累积,只不过在课堂上显现得更加明显。这种力量该如何建立呢?我认为中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自我定位要明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然选择教师职业,就要肩负起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然选择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就要率身垂范,为人师表,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中职教师只有认清自身的职业角色,才能爱岗敬业,安教乐教;才能积极主动,满怀激情投身工作;才能放低姿态,关爱和亲近学生;才能严于律己,无私奉献。所以,只有当中职教师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深入了解学生,亦师亦友。

(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传播正能量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如果一个老师不注意个人形象,着装过于随意,举止过于粗俗,甚至邋里邋遢、有气无力、精神萎靡,学生一定不会喜欢。相反,一个儒雅大方、庄重得体、清新自然、风度翩翩、正能量满满的老师一定会深受学生爱戴。因此,老师要做到“身正为范”,就必须严于律己,如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老师自己一定要做好表率;不准学生吸烟、不准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自己一定要带好头。

老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除了在仪表上要重视外,还要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尊重历史、明辨是非,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时刻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做好学生德育的导师,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三)注重学识提升,加强与学生沟通

所谓“学高为师”“要想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想成为中职学生的“传道受业解惑”者,就得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开拓眼界和格局,丰富和提高自身学识。学识是一个老师的根基,是内在积累,那么,如何更好地传授学识?如何能亲近和吸引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试想一个老师如果能够做到慷慨激昂、循循善诱、情真意切、以理服人,肯定会让学生尊敬和钦佩。

(四)学会微笑,主动亲近学生

微笑可以传递温馨、亲切,能够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让双方沟通的距离大大缩减。中职教师学会微笑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树立乐观开朗的形象,同时也可以感染和带动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中职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先要学会尊重学生;要想使学生亲近和吸引学生,就要做到平易近人,时常把微笑挂在脸上,主动关心和亲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中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构建和运用“和”的力量

中职教师如果具备“亲”的力量,无疑将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欢迎。但毕竟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这些学生基础、个性、兴趣不同,甚至学习目的也不同,单凭“亲”的力量不够,如何能使这么多学生在45-90分钟内专心听讲,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具备“和”的力量,即在成功吸引学生和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学会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学会融合学生意见,把控课堂,提高课堂凝聚力,构建和谐课堂,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和”的力量该如何构建和运用呢?

(一)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方向

前进需要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中职课堂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能清楚该讲授哪些知识,该传授哪些技能,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明白一堂课要学什么,怎样来学。通过厘清教与学双方的任务,教师知道要教什么,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双方目标达成一致,做到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方向自然就明确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因此,中职教师每一节课都要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引领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教与学双边沟通,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上述中职课堂存在的问题中,学生厌学现象与课堂上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有关。例如有的老师上课马虎应付,照本宣科;有的平铺直叙,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鉴于此,改进中职课堂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结合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推荐以下三种方法供中职教师尝试: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项目教学又称模块教学,相当于把本课程的内容细化分解为多个模块,由学生独立负责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并推进实施等。教师只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解疑。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法,有较大区别,从“‘重’老师”向“‘重’学生”转变,从课本向“项目”转变,从课堂向实践转变。因此,项目教学法运用于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由他们来构建知识的意义。学生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项目要求的技能,体会艰辛、分享喜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案例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该方法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案例,设置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再经集体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和评价,总结出解决案例问题的印象方法。在此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直到今天还大受欢迎。

3.角色扮演法

该方法是指教师让学生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色是角色转换。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创设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如企业办公室、超市卖场、社会组织某一部门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承担设定好的岗位角色,尝试处理各种事务,以此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运用该方法,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熟悉职业性质及工作要求。因此,中职教师应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角色扮演法,以便学生就业后尽早进入职业角色,更好适应岗位要求。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但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无旁骛、认真听讲,才能让课堂形成一股合力,这对于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课堂大有裨益。因此,中职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三)适时运用幽默语言,大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课堂上适时运用幽默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需要注意的是:中职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幽默时要选择合适时机,例如在讲解某一重要知识点时,适当加入幽默,可以加深印象,让学生记忆更牢固;或者在课堂进入疲劳期,学生听讲精力下降,开始犯困、打哈欠、无精打采,这个时候,老师如果能“幽他一默”,让学生会心一笑甚至哄堂大笑,其效果肯定不亚于望梅止渴,学生的疲乏一扫而空,注意力自然就集中起来。同时,中职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幽默时要把握好尺度,过犹不及,切忌为了幽默而幽默,玩笑开大了就变成粗俗,甚至偏离课堂主题,忘了幽默的初衷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基于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都有求新、猎奇的心理特点,中职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动漫等,必定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加强课堂管理,建立学习激励机制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有学校的管理制度,课堂有课堂的纪律。中职教师除了学会运用“亲”与“和”的力量之外,还要学会加强课堂管理,利用课堂纪律为课堂教学保驾护航,对于严重违反课堂纪律影响课堂教学的学生,要敢管敢批评,同时也要注意态度和方法,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回归课堂,回归书本。同时,中职教师还要建立“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激励机制,对于课堂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加分,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给予批评和扣分,对于知错能改并取得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加分。通过“先进的”带动“落后的”,“落后的”进步成“先进的”,构建和谐课堂。

至此,还需要强调的是:中职教师在构建和运用“和”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听取不同意见,切忌搞“一言堂”“一刀切”,甚至“一棍子打翻一船人”;要尊重学生,理解个性,因材施教。

习主席指出大国之争,说到底是人才之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投入。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春风,中职教师要勇挑重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培养更多人才。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