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基于问题、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幼儿园实践,论述了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究中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在实践PBL主题探究活动中对教师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幼儿园主题活动;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基于问题、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园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PBL课程中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在实践PBL主题探究活动中对教师专业的提升。
一、PBL主题探究活动与传统主题活动的区别
2018年以前我园主题活动的模式为传统主题活动,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用主题串起一节节集体或分组教学活动。实质上还是一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在先“教”后“学”。
情境一是我园传统主题活动开展前最常见的,从中可以看出,主题活动由老师选定主题——选择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活动——创设该主题背景下的班级环境——投放与该主题相关的区域材料,整个教什么、怎么教都是由教师主导。《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强调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情境一的传统主题活动的模式以及观念和现在学生的培养严重脱节。
情境二则是我园以PBL教学法为主题探究的路径,运用“以幼儿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围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经验建构的问题情境环节的缩影。PBL主题探究活动过程大致包括: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按计划行动—活动报告—对结果的反思。它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主题教学内容的学习,而是以“发展知识的运用能力”为目标,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解决问题,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
PBL主题探究活动不再以教师为主导,而是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以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操作讨论论证问题、教师小结,代替传统的集体或小组教学,它改变了我园过去以教材、教案为内容的的学习,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地解答幼儿的疑问,而是鼓励幼儿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观念上快速转变,以幼儿为中心,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幼儿的“学”。
下表以我园交通主题为例,在PBL主题活动实施前与实施后教师在师幼关系、学习资源、学习形式、主题开展前教师的准备、活动时师幼关系等方面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PBL教学模式下的主题探究不再以教师预设的目标和准备的活动为主,幼儿不是被动接受,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幼儿为中心,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教会幼儿怎样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及合作。教师要把自己从原有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下面以PBL教学模式的四个步骤说明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者
PBL教学模式下的主题探究活动中,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地位,问题是活动组织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结合幼儿的经验和生活情境选择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在提出问题的阶段,教师对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尤为重要,教师以提问者的角色进行这一阶段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在提问时还要注意把问题嵌入一定的情境中,问题要能激发幼儿间的合作,问题是开放性的,解决的办法不止一种,问题的解决过程涉及观察、推理、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等多种学习形式。
(二)学习环境的准备者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是PBL的重要特征。在PBL教学模式下的交通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围绕特殊交通工具进行讨论,启动其有关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原经验的背景与当前信息间生成更多的联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备合适的学习环境,并为幼儿提供一些问题解决所需的资源,如相关图书、手册、网络、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
(三)问题解决的促进者
PBL教学法给幼儿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我园在一开始探索的时候给教师造成一个“放羊”的误区,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全身而退,把探索交给幼儿,把支持幼儿探索的任务“下放”给家长。在积极调整后,我们认识到,在PBL教学模式下的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为了促进幼儿学习,教师并不是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通过提出能够引发幼儿思考过程的问题,并以示范、质疑、鼓励等方式,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引导、调控幼儿学习,指导其使用工具(比如实验、记录、比较、检索等),积极为幼儿提供资料,对幼儿的探索起促进作用。
总之,以PBL教学模式下的主题探究活动对教师是非常大的挑战,教师在认识到PBL教学模式下的主题探究活动对幼儿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以热心、敏锐、协调、能容忍幼儿错误的态度,以幼儿学习的追随者、问题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追随者、解决问题的促进者的角色,使PBL教学模式下的主题探究活动合理、顺利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张少林.PBL: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01):88-90.
[2]李文,王红炜,马一君.PBL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初探[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03):41-42.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01.03.029.
[3]陈宁,辛增友.基于问题学习的实施及对教师的挑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9):50-51.
[4]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09):69-70.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02.09.026.
[5]向和.依靠教师办学 提升教师素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