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在我国的众多社会问题中,青少年犯罪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在不断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对此,社会各界都应进行重点关注。本文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心理学、社会性、教育学研究了青少年进行犯罪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依靠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力量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预防、管理,使广大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可以迷途知返,重新获得进步。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教育;原因;措施

0 引言

当前,在我国的众多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经过了相关管理约束之后,社会秩序以及风气相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各种社会犯罪案件量都开始有所减小,但青少年犯罪率仍旧居高不下,形势非常严重。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的主要特点就是犯罪年龄越来越小,且犯罪动机幼稚,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

1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1 外部因素

1.1.1来自社会的原因

时代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物价飞速上升,许多工厂倒闭破产。因此,大部分未成年劳动者失去了工作,在各地流动,生活得不到保障,生存情况变得十分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青少年劳动力为了生活,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另外,腐朽不良的文化信息也会对青少年产生坏的影响,使他们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也就无法按照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了。最后,社会风气因现有社会体制的不健全而有所衰落,使得青少年容易误入歧途,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因而造成了社会上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出现。

1.1.2来自家庭的原因

青少年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家庭、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好的家庭环境会促进他们的成长,使其变得更加优秀,但家庭教育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使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出现扭曲,促使他们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一般来说,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因素就是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很多不健全的家庭要么是父母离异,要么就是父母死亡,孩子在伤心之余心灵上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在感情交流方面就会有障碍,凡事放在自己心里,最终形成了孤僻、自私、冷漠、自卑的性格,在这些不良性格以及心理的驱使下,青少年就会对大人、老师的教育进行反叛。而单亲家庭里的家长往往对孩子的管教和关爱不够,有的家长甚至对犯错的孩子直接进行打骂,使青少年得不到正确合理的教育,最后导致他们走向了犯罪道路。另外,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也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影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很多家长不对孩子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分析,教育方法极其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对于子女格外宠溺,孩子犯了错也不进行指出;亦或是对孩子粗暴管教,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造成犯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没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从小就灌输给孩子一些腐朽思想,比方说物质金钱为上观念。有的父母自己在外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进行家庭暴力,这将给孩子今后的行为处事造成不良影响。孩子的心理大都不够成熟,需要从小就进行塑造,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的一种情况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由于工作压力以及各种原因,父母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应有的交流,亦或是对孩子的教育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不能尽到父母的责任。由于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就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影响,最终误入

歧途。

1.1.3来自学校的原因

近几年,在教育环境、教育制度方面,我国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依旧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第一,学校的定位和教学的思路无法一致,由于升学方面的要求,使得素质教育的推行举步维艰,学校一味地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只为了学校升学率的提高。但是这样一来就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一些成绩不好或是不想学习的学生就会有厌学倾向,进而逃课、休学,走入社会。另外,在心理教育以及性教育方面,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并没有进行关注,对学生做出教育。由于青春期深厚的好奇心和无知,学生为了一探究竟,就会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最后一点就是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妥善的管理,而一部分老师也没尽到教师的责任。好的学习风气需要学校进行管理创建,如果对学生的行为不进行管理教育,只是敷衍了事,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为学校营造好的学习风气。学生在不良的学习氛围里进行学习,不仅学不到知识,也会让自己堕落。

1.2 内在原因

1.2.1攀比、逆反心理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例如享乐主义以及金钱至上观念,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一部分未成年人凡事都讲面子,爱与人进行物质方面的攀比,从小就养成了爱慕虚荣的性格。这些不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让青少年对他人钱财产生觊觎,采用非法的方式去获取。一般来说,在青少年阶段孩子的叛逆思想最重,也容易冲动行事,一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很可能走上犯罪违法的道路。

1.2.2好奇心的驱使

对于外面世界的新鲜事物,青少年心中充满着好奇。可以说,青少年有好奇心是很正常的,可帮助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进行探索研究。但由于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无论是心理成熟程度还是知识含量都是不够完善的,对社会也没有多少了解,就造成了是非观差,对事物不能做到全面分析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充满着好奇心的青少年人对很多事只会盲目跟从,没有自己独立正确的思考,也就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2 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相关措施

2.1 使青少年素质得到提升

2.1.1提升其责任感

在社会生活里面,以社会生活和谐性的保证为基本目的,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对社会进行负责、对他人进行关爱的起码原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方面,我们要着重培养其责任感,对社会秩序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自己的责任感,帮助他们获得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家长以及涉足社会的成年人要对青少年起到榜样作用,让他们懂得应如何完善自己,具有根本的责任意识。

2.1.2提升其法律法规意识

针对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我们要从各方面进行思考,进而想出解决的措施。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径进行预防,就必须加强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教育。对于国家出台的一些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学校与社会要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普及与教育。可以设计“模拟法庭”的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人参与进来,获取法律知识。在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上,学校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开设法律课程,教授法律知识,播放法律方面的视频,加强对学生法制法规的教育。也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进行法律宣传,让学生办理此项活动,增加自己的法律意识。另外,为了给学生警示作用,学校可请一些研究法律法规的学者、专家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讲授。

2.2 提高学校教育环境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责任,所以对于学生的教育,学校不仅关注于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重点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首先,要对青少年的思想、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继而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若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思想意识,教师必须在自身的思想教育方面达到一定的层次,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作为学生们的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于学校里面成绩差的学生或是后进生,学校领导以及各科老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他们进行鼓励,激发他们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在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测评体系方面,教育行政机构应进行完善提升。

2.3 完善家庭教育

在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是基础。所以,父母要认识到与未成年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在关心他们生活、学习状况的同时,也要重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行的教育。比方说,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父母从实际出发,想出适用于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对他们言传身教,让青少年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方式要妥当,应循循善诱,切不可棍棒相加。一些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家庭结构的不健全,青少年也就无法得到妥善的关心和教育,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各界都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帮助。

2.4 提升社会环境

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与社会风气、社会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文化部门、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要对社会风气进行管理。首先,要严格控制网络文化信息的安全性,对不良文化进行过滤。其次,各级广电要对播放的电视节目甚至广告进行监察,使青少年接触到科学、正确的荧屏信息。最后,继续深入推行“扫黄打非”活动,对非法书籍、录像进行严格查处,清理歌舞厅、网吧、游戏厅里的各种违法乱纪活动,使青少年能拥有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3 总结

对于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是有责任的,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预防和解决。青少年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社会的管理约束、学校的妥善教导、家长的关心照顾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可防止他们走向犯罪道路,继而获得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王静;论当代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控制[J]2011(01)

[2] 张阳平;试论家庭结构及教育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J]2012(02)

[3] 王炜;青少年道德缺失的家庭原因及解决对策[J]2012(10)

[4] 刘玉;青少年犯罪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J]2012(07)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