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多元表征在小学阶段中,对解题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多元表征在促进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现状,探究运用何种有效策略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多元表征;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一、多元表征在小学数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题意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期。但很多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不足,在学习比例、圆柱运算等知识时,较为困难。如果利用多元表征理论加强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就能促进学生对问题含义的理解。
(二)帮助学生构建模型,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在解题中能建立数学模型帮助解题。但过程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仍无法通过分析问题已知条件构建出合适数学模型。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元表征理论,以“表”显“型”,就能帮助学生找到构建数学模型的思路。
(三)灵活应用数形结合,助力理解能力提升
数与形相互结合是多元表征理论运用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最佳体现,数形结合是对数学问题的进行视觉表征化。通过灵活应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可提升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多元表征理论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培养中的运用现状
(一)轻视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因此数学问题的解决“生活化”很有必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等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点培养。若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会使学生降低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对多元表征理论不熟悉,无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数学多元外在表征通常可以氛围描绘性表征和叙述性表征,其中包含图形表征、动作表征、教具模型表征、口头言语表征等等。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于该理论较为陌生,虽然教师运用了多元表征理论进行教学,但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有效性效差。
(三)在实际教学中未能运用该理论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多元表征理论的运用对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强的作用。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动态化的过程,其中对于问题的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用该理论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提升问题转化能力。但很多教师无法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没有做到“授人以渔”,只重“题法”不重“题理”
多元表征理论运用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要做到“授人以渔”。通过该理论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抽象思考等。但在日常教学中,较多老师只重视“题法”的讲解,对于“题理”却只字不提。
三、多元表征理论促进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重视理论运用,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在课堂中运用多元表征理论,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教学中,要全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他们通过经历、体验、探索等教学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扇形统计图》一课中,要解决“按照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这类问题困难大。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项目,以真实的数据进行计算,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让学生懂得数学中的“数量”的含义。
(二)正确运用理论,有效促进学生理解题目含义
多元表征理论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中的正确运用必须要基于教师对其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知识的特征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圆的认识》一课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描述性语句为具体的“形”,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在教学中加强理论的运用,提升学生分析能力
实践是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正确认识该理论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强多元表征理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让该理论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更高效。从运用多元表征理论,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角度而谈,就是将知识分析透彻,将其可能运用到的“表征”理论提取,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可用教具模型表征进行有效教学。通过拉一拉,帮助学生理解其面积不能通过底乘邻边计算;通过剪一剪,将其面积转化为熟悉的图形进而求面积,便于学生解题。
(四)重“题法”“题理”,做到“授人以渔”
杜威曾说过“学校中求知的目的是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以适应需要的方法”。这就是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将会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这正符合多元表征理论的内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多元理论下,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必须要在日常授课时,突出“题理”的讲解,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在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数学模型;在数形结合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欣.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宋强.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