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政策的指挥棒下,教育行业来了个大洗牌。一线教师正处于教育分流期,面对社会大环境,我们更应回归初心。何谓教育的“初心”?我认为,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若能从回归“教育初心”出发,一线教师便能换个角度,重新探索学生的“核心思维提升”。怎样才能让“双减”能实实在在“duang”一声地落地呢?本文将从英语教学技能、跨学科作业、多版本教材,这三方面来论述如何把握初中这一最佳时机,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核心素养
一、初中生学情分析
(一)不善于思考
杜威说过:“学习是学生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而不是信息的传递。”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还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然后学生就记下老师所讲授的各种知识点,最后通过课后练习题的训练来达到理解知识的要求。但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来说,就显得不足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学要引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可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很少去思考“why”?长期下去,思维的模式就会固化,也逐渐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失去了探究的乐趣,从而扼杀了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能力断层
清华大学朱邦芬教授说过:“一流人才不是课堂教出来的”。21世纪学生十大核心技能之一是思维方式。于英语学科而言,那就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举个例子,学单词,不仅仅是能够熟练单词的意思,词性,关键是在不同的场景当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又例如,可以熟练地运用单词、句型,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利用时下的智能化软件,去拍摄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视频。可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考试能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力断层”。
二、具体实施路径
(一)教学技能最优化
1. 团结合作的教学法
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在《教育哲学》(Philosophy of Education)中提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目的,激发他们的能量。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关怀和信任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里,学生和教师才能合作构建教育目标。”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新课标下,教师更要去思考,教师以活动和互动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的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2. “空白”教学法
新课标中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为了落实新时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而提出的中国外语教学的主张和解决方案。作为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习惯。当学生表达观点的时候,辩证地看待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输出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观点。同时,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某些思路性错误。“只点不拨”,让学生在查阅、自我思考、同伴间的探究中直面自己所遇到的疑难和困惑,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自己去修正自己,从而在自我修正中提升自我。
3. “三讲”教学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内涵的定义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关于思维品质的: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其中,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对概念和规律。所以,作为教师,对待启发式的问题,可以采取“先议后讲”,对典型的习题“先做后讲”,对基础的练习“先批后讲”。
4. 多维度评价——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者必须一致起来才能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作为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知识是否真正实现内化的证据,如学生“学会了什么”,如何能外化成“会做什么”。同时,作为教师,可根据问题和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脚手架并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跨学科式作业模式化
未来将给学生们带来新的问题和机会。作为教师,应当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跨学科式的作业应运而生。同时,新时代教育领域的新形势不断变化更迭,这促使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特别指出,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学科间相互联系,从而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但是,学科的育人价值隐含于学科知识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无法充分释放和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就变成了养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途径。在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至少要占学科课程的10%。这也指引着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当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在意蕴,探究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行动路向。
(三)多版本教材实用化
鲁子问教授曾说过,要注重不同版本教材中的融会贯通。
第一板块:开拓“听”界,提升听力综合水平。
从初一开始,可以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听力资料,如黑眼睛系列中的《IELTS 考试技能训练教程之听力》。其实雅思考试当中的一些技能训练非常适合尖子生的拔高。
第二版块:巧用“智能化”手段,脱口成文。
美国布朗克斯高中的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学术性素养提升的基石。他们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将学习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会举一反三。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转折时期,同时,也是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当好“引路人”,并且制定个性化的一系列策略。勿忘初心,砥砺前行。最后,借用林清玄所说的“愿远行人都能看见最美的风景,愿归来者终等到最美的风景”来结尾。愿一切美好,将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