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2021年9月25日21时50分许终于回国了,她感慨万千:“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遭遇这样的困境,滞留异国他乡3年,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党、祖国还有人民的关爱与温暖。”没有祖国强大的后盾,确保公民政治安全,孟晚舟不可能在不认罪、不支付罚金的情况下离开加拿大,踏上返回祖国的归程。孟晚舟事件,我们更加意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国家安全;思想政治课堂;安全教育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
既然要深耕思想政治课堂,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必须对国家安全有全面的了解。
《国家安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方面。
二、当前国内外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仍然存在诸多威胁我国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的危险因素。
(一)国际安全形势
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安全威胁日益增加。特别是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民粹主义盛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新的矛盾和挑战。
政治上不断施压: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我国公民入境日韩等国,遭受歧视性待遇,美国政客简·亚当斯(Jane Adams)称“中国欠美国在新冠上花费的4万亿美元”。
军事上经常挑衅:西部,印度推行“蚕食政策”,继2020年6月15日,在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军人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之后,2022年12月9日的中印边界东段再次发生冲突;东部,美国众议长佩洛西2022年8月2日窜访台湾造成的恶劣影响尚未消散,美国总统拜登又要推动第五次对台军售,美国海军舰队时有在台湾海峡耀武扬威,不断上演“以台制华”的闹剧。
经济上无端打压: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多次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国企业,在科技和经济等方面对中国形成压力,造成了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二)国内安全形势
在国内,“台独”势力垂死挣扎,不断挑战一个中国的底线。政治上借疫谋“独”,丑化大陆;军事上,倚美谋“独”,接受美国军售,又发展雄风三超音速反舰导弹;经济上,紧随美国,妄想凭借《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在WHO中发挥“合适的作用”。
2019年6月12日,在香港金钟地区,有人再度掀起“反华暴乱”,港独势力不可忽视。“港独”已经严重违反国家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现行有关法律,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损害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香港各界人士的根本利益。
三、高度重视国家安全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国家安全形势,既是威胁也是机遇,因此,党和政府各级部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高度重视国家安全。
(一)前瞻性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早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企业打压之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确定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并进行总体部署。2013年11月12日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年1月24日设置“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习总书记又于2014年4月15日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系列行动既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安全领域的重要体现,又是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
(二)国家安全法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国家安全的定义、内涵、宗旨、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以及公民(组织)的权利义务等。
(三)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统一活动标识(如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由数字415、红星和光芒组成),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四、深耕思想政治课堂
青少年朝气蓬勃,正如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未来的主力,因此青少年始终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深耕思想政治课堂,落实国家安全教育。
(一)以教材为依托,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国家安全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材,必须以教材为依托。
(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2021年8月第5次印刷的《道德与法》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分为三课解答了什么是国家利益、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什么是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构建怎样的国家安全体系、为什么说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等问题。
(2)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以此为依托,落实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白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和发展,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增强法律意识,关心国家安全;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自觉服兵役,以自己的行动为祖国添光彩;增强民族自尊心,同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二)以史为鉴,提升国家安全意识
1937年7月7日,宛平城下、卢沟桥畔,日本侵略军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捍卫国家安全的英雄凯歌。
习近平同志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是的,深耕思想政治课堂离不开历史这面镜子。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安全的历史。因此,在政治课堂上,把国家安全与百年耻辱史结合起来,以史说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自觉提升国家安全意识。
(三)专业人士走进思想政治课堂,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深耕思想政治课堂,还必须请学校法律顾问、法制副校长等专业人士走进思想政治课堂,通过《国家安全法》普法宣讲等方式,让广大师生学法、守法,掌握国家安全法基础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防范“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如: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以案说法,防患于未然。
法律条文是生冷、枯燥的,生动的案例更有教育作用。以案说法,是深耕思想政治课堂的一个妙招。如:
1.随意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将获刑
有个别青少年学生为了满足猎奇心理,在购物平台上购买巴西龟之后并放生到河中。巴西龟凭借高繁殖力、高存活率、高掠夺食物能力,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已被列为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随意放生,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违者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生物安全法》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以此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源头上御“敌”于“平台”之外。
2.下载观看暴恐音视频被批捕
2020年下半年何某权开始在网上利用翻墙软件下载了64部暴恐音视频到手机,用来自己平时观看。经审查,何某权所持有的64部暴恐音视频为剪辑各类血腥暴力内容拼接视频,其中1部音视频包括恐怖组织宣传极端恐怖主义内容,其余的63部音视频内容为国外战乱地区的枪械射杀、冷兵器砍杀等暴力血腥内容。这些视频的传播危害极大,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的稳定。根据《刑法》规定,何某权的行为已涉嫌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
深耕思想政治课堂的方法很多,又如丰富的影视资料等,有待同仁们共同发掘。
新时代,中国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而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容易冲动,容易受引诱。因此,中学教育可以采用深耕思想政治课堂的方式,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