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高考化学试题都十分注重将考查知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情境主要来源于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日常生活、科技生产、化学史料等,尽管试题不同,但综观2021年广东中、高考试卷及命题思路,发现两者都是基于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考作为中考的风向标,中考试题的情境也是可以推敲与揣摩的。
【关键词】中考;高考;命题;情境
2021年《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方案实行“3+1+2”的考试模式,标志着广东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化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价值。学科素养导向下的新高考十分注重情境的设计,突出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立德树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养。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参考,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命制试题时,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取用鲜活的情景,体现实践性和探究性。
鲜活而真实情境是推动课程理念落地的有效手段之一。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试题十分注重将考查知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情境主要来源于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日常生活、科技生产、化学史料等,取材广泛,命题者尝试通过情境性试题,引导一线教师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前的中考、高考化学试题都十分注重情境的设计,高考化学试题中是否含有中考化学命题的情境元素?这值得大家去研究与思考。
一、2021年广东高、中考试题情境分值对比分析
2021年广东高考试题试题传承了全国卷情境设计的模式,在情境营造方面下足了功夫,生活体验、科技生产、化学史料等课外的情境的分值达80分之多,2021年广东中考试题在生活体验、科技生产、化学史料等课外的情境的分值也高达68分。“无情境不命题”“情境无处不在”已成为广东高、中考试题的常态。
二、2021年广东高、中考试题情境对比分析
高考是以人才选拔为依据的考试,而中考兼具水平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双重性质。两者都很注重优化考试内容,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实际,突出立德树人导向。在试题情境设计方面,高、中考试题的情境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如生活体验类的劳动项目情境,科技生产类的天问一号情境、化学实验类的实验所需仪器情境等有着高度的“同源”。所以研究高考试题的情境有利于把握中考命题情境的方向和脉搏,提高命题的有效性。
三、真题示例分析及启示
(一)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发掘命题的切入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选择贴近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的情境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命题评析】两题均以日常生活当中的劳动项目为情境。2021广东中考试题主要考查发酵粉的性质、铁生锈的原理、醋酸的性质和活性炭的性质及用途等叙述的正误判断及其因果关系的宏观辨识,涉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彰显和立德树人的体现。
化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情境是中、高考命题的一个切入点,例如广东中考试题以腐蚀品标识、空气污染物、咸肉粽、水、臭氧、牛奶、劳动项目等内容创设“真实情境”,很好地落实了从熟悉的生活情景走向化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在命题时要充分研读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日常生活情境,认真筛选试题中可用于中考命题的情境素材,借鉴、融合到命题当中,这既可展示化学与生活的魅力,又提高命题的针对性。
(二)在科技生产情境中发掘中考命题的创新点
在考试命题中,以科技生产设计“真实情境”能够展示化学知识与理论应用的场景,展现化学的最新研究趋势与成果,同时渗透“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目前高、中考试题都十分注重科技生产情境素材选择,尤其是高考试题当中科技生产情境类的分值比例已达50%以上。
例3(2021年广东高考第3题)“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
例4(2021年广东中考第16题)2021年5月,“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1)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属于 (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实现了探测器的轻量化。
(2)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火星车集热窗内装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质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 (写一种)。
【命题评析】两道题的选材都十分新颖,均选取了 2021年5月,“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相关信息为情境。中考试题第16题综合考查了金属与金属材料、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书写、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常见的新能源等,不仅彰显了化学在人类科技发展上的突出贡献,而且体现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发挥了试题立德树人的作用。
科技生产类情境试题是目前中、高考试题的主要题型。科技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高考试题当中的科技情境往往就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如2021年广东高考中的“天问一号”“碳中和”等,教师在命题时是完全可以参考和借鉴高考试题的科技情境,发掘情境素材中的创新元素,运用到命题当中,充分展现化学对科技生产的促进作用。
(三)在化学史料情境中发掘中考命题的增长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故事、科学史实等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化学史料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智慧结晶,是一种特殊的素材,有许多值得挖掘的价值点,是立德树人的最好体现。
例5(2021年广东高考第17题)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 chlorine(中文命名“氯气”)。
例6(2021年广东中考第17题)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 和 ,这是燃烧的 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 ,上层盏内油温 ,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 ,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
【命题评析】乍看两道题的情境完全不同,但两道题均选取了化学史料作情境。中考化学中第17题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笔记为情境,综合考查了燃烧的条件、省油灯的原理和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等相关知识,揭示了古人研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追溯了隐藏背后的故事,让考生深受教育。
初中化学教材有着十分丰富的化学史料素材,如:化学的发展史,空气、水的组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史等,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轻化学史料素材,重化学知识点的学习。这几年出于立德树人的需要,高考中关于化学史料的题目日益增多,2021年广东中考在运用化学史料情境上也下足了功夫。化学史料作为目前中、高考题命题的新宠,必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值得我们去挖掘。
(四)在化学实验情境中发掘中考命题的着力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广东中、高考试题一贯重视化学实验情境素材的挖掘,引导教师开展实验教学。
例7(2021年广东高考第7题)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mL待测液,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
例8(2021年广东中考第6题)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 D.蒸发皿
【命题评析】这两题试题情境的来源均出于学生的基础实验,2021广东高考考试题选用了测定H2SO4含量所需仪器的情境,中考试题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境,综合考查了考生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彰显实验的探究过程。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高考试题离不开实验情境,中考试题自然也不例外。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的开发,充分发掘高考试题中的实验情境素材,并认真的比对分析,寻找出初中化学中相关的实验情境,设计相关的试题,让实验情境成为命题的着力点。
尽管中、高考试题不同,但综观2021年广东高、中考试卷及命题思路,发现都是基于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考试题中的情境作为中考的风向标,值得初三教师去推敲与揣摩。广大教师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仔细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各类情境,充分领悟命题者的意图,在理论中加强研究、在命题中开拓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命题的准度,使命题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杨加根,梁雪峰.基于真实情境的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4(5):71-76.
[3] 潘红.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聚焦核心素养检测—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命制过程及心得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3):68.
[4] 单旭峰,宋修明.真实情境的高考化学命题理论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