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督导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督导要如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起到以督促教、以督促学、以督促管的作用,实现“减负不减质”?
【关键词】双减;教育督导;作业
教育督导历史上又称教育视导,是教育督导机关或人员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下级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教育督导可以使领导机关掌握各级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能起到协助基层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的作用。2021年7月24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就是“夏日的惊雷”,它的提出为学校,特别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和课外辅导机构敲响了警钟。“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如何利用教育督导,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不减质呢?
一、根据“双减”政策,完善督导制度
在督导原则上,督导强调的是"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工作执行力为重点,针对教学秩序、教学管理和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进行督查和监控。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学督导的制度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寻找并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督导制度,让“双减”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我们要完善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制度和督导制度的有效结合,让“双减”政策深入到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心里。
(二)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让“双减”不流于形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全面压减作业总量,确保学校达标。
(三)坚持常规督导与随访督导相结合,以督促教、以督促学、以督促管,将督导的教育教学制度和“双减”政策进行到底。另外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督导工作的组织形式,建设较强的校内督导队伍,在督导方法上进行创新,寻找符合本校实际的督导方式,从而达到督导的最佳效果,真正落实“以督促减,以导提质”。
二、利用信息技术督出“双减”成效,导出质量
为了有效地实现小学教育督导的发展,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监督过程中实现信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远程监督系统,调查学校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常规教学教育等工作,落实学校关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工作的开展。
(二)通过搭建网络教学督导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在平台内可以设置论坛、短信息和窗口展示等模块。通过权限设置,让教师、教学督导员或者学生及其他学校主管领导可以随时进查看和交流。但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对评价的内容进行保密或者隐藏等处理。同时还可以利用留言板等,让学生或者家长对作业的内容和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提出疑问,也可以让教学督导的专家和被督导的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实现实时互动和交流。
(三)通过移动网络和手机对小学生的作业负担问题进行指导和监督。利用手机微信APP,通过设置家校群,让作业设置透明化,同时为家校沟通搭建桥梁。
(四)利用问卷星和群调查等小程序,不定时进行关于作业负担问题的调查。通过网络资源的数据分析,密切关注减负工作的动向,然后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去指导“双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双减”减去的应该是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不是减去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让教学督导常态化,大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可以省去很多的时间,从而也可以帮助督导工作更加精准地进行,“双减”政策也能更为有效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罗颖.基于网络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督导模式浅谈[J].教学研究,2021(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