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大单元观念下促进深度学习的作业设计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2022年版数学课标理念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四基”,发展“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业是整个教学活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双减”政策下作业依然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与平台。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可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作业设计形式不够多样,机械训练依然较多,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够高,有些厌倦。显然目前的作业不符合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不符合“双减”不允许作业超标、缺乏设计、重复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具有深度学习的视野,数学作业设计要以新课标理念、“双减”政策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成长为落脚点,让学生多使用数学知识可以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引领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促进深度学习,深刻领悟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单元;深度学习;作业设计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注重单元作业的设计,将数学课程进修串联,实现大观念的整体教学,就可以深层次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基于对深度学习和大单元教学的思考,本文以促进深度学习为目标,基于新课标、“双减”要求,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设计数学单元作业,力争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建构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最终实现能力的迁移,从而发挥出作业的真正价值。以下是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为例,从四个大的方面谈谈自己怎样科学有效地设计单元作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单元知识。

一、研学新课标,找出单元核心内容

研学新课标,根据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可以非常精准地找出教材各单元核心内容,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数学学科内容的把控与系统设计,更有利于掌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作业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交错的联系,学生经历过有指导、有计划的学习过程,不断查缺补漏,不断夯实基础,领悟其中的数学方法及原理,从而促进深度学习,落实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如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函数,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点坐标的表达,在已有的知识架构下,函数这个单元学习变量与函数、函数图像、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课题学习(选择方案问题)、教材的编排符合知识的认知规律,各版块知识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每个课时后设计一个小的子作业,各个独立的子作业又相互紧密衔接,目的要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晰各版块知识背后蕴含的原理。笔者认为结合布鲁姆认知分类理论,制定一次函数单元作业目标描述表最为高效,具体可参考下表形式:

二、对标新课标学业要求,单元作业设计做到“两清晰”

新课标是教师教学航行路上的灯塔,教师要想所设计的作业更加有效,首要就是对标新课标学业要求,这样设计出的单元作业更加具体,可操作性、可执行性更强。当然,符合本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也十分重要,不能拔苗助长。笔者认为作业制定的目标总体原则是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教师的作业设计思路要清晰,心中明确想要学生形成什么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二是学生在完成每个作业时,是否能够清晰认识教师要他们巩固哪些知识与技能,体验如何?教师布置作业后,还需要及时跟踪,根据反馈修改下次的作业设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设计《一次函数的图像》这节课后子作业时,新课标学业要求是会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出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探索并理解k的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作业设计具体如下:

1.同学们,你能写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吗?一次函数的定义是概念?

6.请自学使用几何画板(或玲珑画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一条直线,拖动直线的位置,根据验证你总结的第5问的结论。除此之外,你还能得到其他有用的结论吗?请尝试写出几条。

设计意图:教师需要学生清晰知识的来龙去脉,再现学习探索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度地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概念、函数解析式与图像的数形结合关系,灵活掌握函数点坐标的求法,系数k和小尾巴“b”对函数图像由哪些影响,通过几何画板的拖动验证,使学生容易内化知识,学生又一次经历了“问题情境—数形结合—消化理解—再次验证”的过程。借助有效问题串,再现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清晰地知道作业所要巩固的知识是哪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为后续其他函数的学习做好学习铺垫。

三、紧跟作业的功能目标,注重设计适切性的单元作业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设计作业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与理解能力,面对参差不齐的差异化学生,紧跟作业的功能目标,教师可以选择设计学情了解性作业、指导理解性作业,或者引导建构性作业,总的原则是尽可能保证作业的适切性。好的作业设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助力知识结构的生成,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促进深度学习的成效。

例如,以《一次函数课题学习(选择方案问题)》子作业为例:

(一)课前学情了解性作业

(1)同学们,你们有自己买过东西吗?在挑选货物的时候,你有选择吗?

(2)电影《水门桥》正在热映,票价每张40元,购买20人以上的团体票,有两种优惠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全体人员可打8折:方案二:1人免票,其余人员打9折,八2班共有32人,如果你是李老师,会怎么买票呢?

(二)课中指导理解性作业(教材例题改编)

新兴县实验中学计划在总费用2300元的限额内,租用汽车运送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外出活动,根据安全要求,每辆车上至少有1名教师。有甲、乙两个客车租赁公司分别提供甲、乙两种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下表所示。

(1)同学们,假如你去租车,你需要注意哪些要求呢?共需要多少辆客车?

(2)如果你确定了租车方案,需要多少费用呢?根据小学学过的租船问题的方法,有没有更省钱的租车方案呢?

(3)假设租用x辆甲种客车,租车费用为y元,你能写出租车费用y与租用甲种客车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吗?借助求出的函数关系验证,你可以尝试第②问求出的租车方案是最省钱的方案吗?

(三)课后引导建构性作业

(1)同学们,周末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商场买点需要的学习用品,应用我们学习的省钱攻略吧。

(2)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省钱攻略,结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你能不能探索出更加省钱的攻略呢?

设计意图:课前学情了解类作业目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买东西的场景,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课中指导理解性作业第(1)问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细微观察、审查能力,第(2)问引导学生从小学学过的租船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问题重新认知,把学过的解决方法进行迁移,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而第(3)问与第(2)问相扣、衔接,促使学生生成新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验证第(2)问求出的省钱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缜密性。课后引导建构性作业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场景,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审视、分析、解决问题,间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维品质。

四、引入多元化作业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数学作业是整个教学链条的重要一段,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关键媒介。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有必要引入多元化的作业评价体系。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不是标新立异,相对于传统数学作业单一目标指向评价而言,教师要将目光转移到作业的过程,成功的经验可以继续保留,只需稍加变化,就有可能给学生“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拉近师生间、学生与数学知识间的距离,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于学生深度学习。

(一)关于作业评改方式的改变

如果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状况,机械地批改作业,评讲作业,往往事倍功半,所以作业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学生的作业状况。比如课堂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鼓掌为他加油,无形中在学生的心灵中埋下自信的种子,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再比如在课后作业中发现学生的独特思路或解法,可以在作业上画个点赞的大拇指,帮助学生点亮勇于探索的引路灯。如果质量不佳,在作业上画一个委屈的表情、鼓励的大拇指,让学生感受到人情味,在拉近师生间心理距离的同时,无形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他内心中坚信要坚持、要努力。

(二)关于知识学习的评价改变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往往每个人学习能力差异化非常明显,如果教师依然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衡量,显然没有顾及个体差异,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信心,这就需要以分层次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照顾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要求,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完成作业。

笔者结合本班学生具体学情,设计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标准,对于完全没有思路的学生,要求他能够写出原题目的交点坐标,自己写出两个符合图像的函数,直接解不等式,利用特例得到的解集启发得到原题目的解集;对于有思路但无法解决问题的学生,要求他在取特例函数后,画出特例函数的图像草图,分析特例函数,类比迁移得到原题目解集;对于思路清晰的同学,要求他们当“小先生”,分享自己求解集的思路、方法,对他们更加具有挑战性。这种具有层次性的评价要求,使得每个同学在积极努力的心理体验下,得到不同的收获与发展,把学习过程提升到深度。

小  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指导下,需要教师以大单元观念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统筹作业设计。作业评讲的目的不是“选拔”或者“淘汰”,只有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注重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才能真正实现作业的提质、增效、减负,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利于培养出一批批拼搏、务实、求美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发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作业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0):9-12.

[2]周瑶.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策略与评价[J].教育科学论坛,2022(14):62-65.

[3]李倩文.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刍议[J].学语文,2022(03):17-20.

[4]骆群玲.培养初中生应用意识的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5]许晓莲,王成营.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04):8-1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