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小学生叙事性习作失实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探析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以小学生叙事性习作与社会生活、大自然观察失实为研究对象,从小学习作实际和学生个体为出发点,探析小学生叙事习作的失实问题,呈现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本来面貌,其探析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向小学、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家长展示习作依托的基础,从而为以后小学生习作回归真实性打下基础。

[关键词]叙事性;习作;原因;对策

一、前言

文章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在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真实呈现的基础上经过作者一定加工的作品。然而,多数情况下,在校小学生受年龄和成长经历的制约,视野、见识和生活积累不足,在写作的过程中无从下笔,只能胡编乱造。比如,学生写《我的妈妈》,常常写一堆事例说妈妈怎么付出,却没有一个关于妈妈的动作、眼神、表情的慢镜头,没有写出妈妈为家庭付出、整天上班之余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洗碗的具体细节,也就难以写出这些细节背后妈妈的辛苦。其实,写作植根于大自然,源自社会,到处都可以找到灵感和材料。不能囿于固定套路,背离实际生活将导致小学生的叙事性习作偏离健康发展轨道。

二、小学生叙事性习作失实问题原因

(一)教师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因素

在目前的小学叙事习作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习作教学目标认识和理解不足,往往以理论为主,从而忽略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也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小学生这个重要的因素。因此,部分小学一线教师就会出现习作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错误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当中,对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是一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为回顾而回顾,将课堂回顾当成了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实际上,回顾习作要针对习作进行实实在在的分析,才能够对小学生的写作起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我们要对上一次课讲的“学生妈妈买菜”这件事情进行叙事写作,那么在回顾时,就要了解学生对这件事情的具体完成情况,选一名学生把习作拿出来分享,然后,让其他学生对这个作品发表看法,老师再进行作品分析,这样的回顾才会对学生叙事习作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2.教师在教学进行过程和方法目标的缺失

在小学一线教师的习作教学过程当中,部分小学一线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忽视小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片面地追求课堂互动效果,在课堂上给出题目,让课堂上的小学生进行口头上的叙事习作,然后进行相互的交流。从教学目的上来看,这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实际上,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在叙事的时候教师没有设置具体的情境,只能靠想象,缺乏实际的观察和经历的基础上的叙事,只能是闭门造车,学生在课堂上对此的叙事写作之间的交流也就像浮萍一样,脱离实际;另外一方面,课堂上突然被叫起来进行叙事写作并且表达出来,也显得很突兀,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超出实际能力。因而,在进行这类教学设计的时候,一般要提前布置才能达到实际教学效果,比如,在上一堂课就提前布置,我们下一堂课的叙事写作要进行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在周末进行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一致。

(二)家庭因素

小学生的习作相当一部分是在家庭中完成的,难免受到家长的指导、干预。在对小学生习作进行指导时,大部分学生家长会将习作作为语文学科中其它的任何一项作业,既是作业,保证作业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就是家长指导习作的目标所在。学生家长在作业指导中,多数只是将学生的叙事习作当作作业来看待,家长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词语和字的对错,比如学生叙事习作的词语是否写错、标点符号的运用得当与否、词句是否通顺、段落中心思想是否符合作业习作的要求,而对于主要的内容,比如习作是否从实际出发、是否贴近生活、是否符合实际逻辑,往往忽视或者是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小学生习作失实的问题。

(三)小学生自身因素

1.缺少丰富、有价值的阅读

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而在现今的实际教学和生活当中,一方面,为了应付考试,教学实际中充斥着死记硬背,小学生对于阅读的乐趣和尝试得到阅读乐趣的权利被剥夺了,小学生对于学校和教师、家长硬塞进的阅读作品充满了排斥,因而无法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另外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出版社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出版一些快速阅读的漫画,和本该进行有益阅读的课余时间争抢,导致小学生无法拥有更多有价值的阅读,从而导致叙事写作的积累不够。

2.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与观察

写作要写出真实,就必须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进行观察。一方面课堂教学囿于学校,无法获得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导致叙事习作里面的写景写物无法真实;另外一方面,尽管“双减”当下,但仍有部分家长未能摆正“内卷”心态,忽视引导孩子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而是用学习来替代社会实践。其实,叙事写作来自社会实际,叙事景物衬托取之于大自然是培养孩子习作能力的重要原则。以至于学生在进行叙事写作的时候常常处于写作没有源泉,叙写习作与事实脱离,没有真实性。

三、促进小学生叙事习作回归真实的建议

(一)教师优化习作教学目标设计

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和经历,结合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应该从提高小学生叙事习作的实际能力提高方面去设计知识获取和技能、教学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方面具体提出获得的过程和实际阶段。比如在进行叙事习作分享、讲解、具体的习作分享的指导之前,应该给小学生讲解如何针对具体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技巧,使学生在实践观察当中带着方法,在适当阐述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基础上,再选取重点进行叙述和描写,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叙事的习作过程中条理清楚,习作既能使用恰当,从而提高叙事习作的质量。

(二)家长把控好家庭因素,促成小学生真实习作

在家长辅导学生的家庭作业当中,家长自身应该对如何指导家庭作业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特别是在进行叙事性习作指导的时候,不能将其仅仅作为一个家庭作业来指导,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小学生是否对实际的生活描述得当,对实际景物的描述是否符合,然后在此基础上检测文章是否符合中心思想,字词句是否错误,这才是家长检测叙事性习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小学生完善自身,储备和丰富习作素材

1.阅读积累习作素材

人获取知识、获得有用信息的途径有很多,但是最根本和最直接的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生活、学习、工作当中亲身的经历,亲身实践;二是从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中获取。这两种是最基本的知识积累的手段。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才能获取更多有用有效的知识,实现知识的积累。

2.走向自然进行观察

“认识世界”是叙事性习作的前提条件,没有认识世界,没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就无法开启写作之路。当然,教师在习作课堂中如果带领学生走向自然也有些不切实际,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只要有机会就能观察自然,体验社会。同时,家长应该多带孩子观察社会、走进大自然,从而为学生的习作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  语

本文对小学生习作失实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教师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因素、家庭因素、小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对小学语文叙事性习作脱离实际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师优化习作教学目标设计,家长把控好自身、降低家庭因素干扰,小学生完善自身叙事写作素质、储备和丰富写作素材等解决办法,取得了叙事习作研究与语文教学相融相长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吕冬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的技巧[J].生活教育,2019,0(3).

[2]宋英华,向菊艳.小议“教与学”[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0,0(5).

[3]董波.探索小学生创意作文的教学新路径[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6).

[4]高永红.以词语教学为抓手,激活语文课堂[J].小学语文教学,2019,0(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