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传承·融合·创新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省中考历史试题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彰显了三大特点,一是传承家国文化,引领责任担当,二是巧设多元情境,融合时政热点,三是创新设问方式,凸显素养立意,为今后中考备考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中考;传承;融合;创新;核心素养

2020年广东中考第一次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卷面的题量、分值比例等方面均有所调整。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下称省中考历史试题)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呈现“传承·融合·创新”的三大主要特点:

一、传承家国文化,引领责任担当

自2020年起,省中考历史试题就加大了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这一趋势在2021年得以延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第10题为例,此题以“法国人皮埃尔的视角观察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需要通过材料中“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季节播种”“将谷物与其他作物间作”等信息,分析出中国古代农业耕作的特点,实则考查了学生对“精耕细作”这一概念的理解。通过本题,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更真切地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为人民服务、奉献家乡、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巧设多元情境,融合时政热点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今年各省、市的历史试题无一例外都回应了中共百年华诞这一热点,凸显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在今年省中考历史试题中,先后三次出现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字,同时把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事业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一脉相承的关系嵌入其中。第32题就通过情境的创设很好地将主干知识与热点问题实现了有机整合,以“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为主题,以两篇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社论与《人民日报》在改革开放以来纪念辛亥革命的社论作为材料,创设了“中国共产党纪念辛亥革命并竭力完成未尽事业”的多元情境,引导考生了解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为“完成未尽事业努力实现国家统一”而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伟大成就,问题设计意在考查考生“合理、正确地理解历史”和“从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角度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这使考生明确: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是对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超越。这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创新了新时代的历史语境,给人以珠联璧合之感。

三、创新设问方式,凸显素养立意

一份好的试题应具备良好的区分度,能有效地评价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低,其中新题型和开放性试题正是检验学生思维品质的方式之一。以省中考历史试题第33题问题设计为例:

本题以城市与博物馆为切口,既有历史感,同时又和现实生活有联系。其中材料三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博物馆资源,设问的方式与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试题的第33题第4小题较为相似,具有较大开放性,学生需要选择两个或以上有共同点的资源,并为它们“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自选资源的设问方式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知识进行作答,彰显了中考命题的公平性,也体现了“提高探究性、开放性试题比例”的命题方向。从自拟主题的设问方式看,学生需要熟悉掌握已选资源,并能根据资源的共同点提炼主题,反映了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出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中考是对初中教学与学习的最终评价,“对初中教学具有反拨作用,有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纵观2021年省中考历史试题,它又给一线教师留下了怎样的思考呢?

第一,重视主题式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近年来,省中考历史试题都是通过“小切口”考查学生的历史“大视野”,既有基于长时段的情境设计,也有对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深度剖析的创设,这给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留下了诸多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既可从一座城市、一个人物或一种钱币等入手,选取具有开放性和延伸性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如在设计二轮复习专题“大国崛起”时,可以尝试以“一根棉线串连在近代史里,串起整个世界”为主题,以“棉花”为主线,运用《棉花帝国》中的材料,帮助学生梳理英美两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还可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设计主题为“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历史、地理、科学等多学科综合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水陆交通发展情况,或是家乡水陆交通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加深对家乡发展的认识。

第二,注重问题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时政热点和学术前沿创设情境,如在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单元时可运用《觉醒年代》中的经典台词,引领学生进入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奋起抗争、救民救国的宏大历史场景,再适当加入一些历史细节,让学生仿佛重回历史现场学习历史。

第三,加强对开放性、探究性设问的研究。开放性、探究性设问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的设计已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与梳理,还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如在即将完成复习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时,可以尝试通过论述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各朝代特征及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基于2021年省中考历史试题传承、融合和创新的特点,历史课堂在落实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更应创新问题情境,重视能力培养,丰富情感体验。从更长远来看,历史学习不应只局限于中考、高考,更要学会思考。历史教学任重道远,且行且思。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2019年11月13日.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8.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