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均安中心小学借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来推进学校工作,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学校办学当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学校的“教育戏剧”的特色教育,构建了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系,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积极心理;教育戏剧;德育案例
学校于2005年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20年被评为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心理健康教育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模式,并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学校办学当中,向“建一所富有生命动力的幸福学校”目标迈进。
一、幸福学校的内涵:
(一)培养幸福的教师:“让教师温暖起来。学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欣赏教师,鼓励教师,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从心理教师的配备上,可见学校对教师发展的重视。2014年,学校开始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其他学科教师中,为每个年级选配了1~3名兼职心理教师,协助专职心理教师开展相关工作。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学专业和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教师经过学习,加强了专业知识,主动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主动与家长进行良性互动,有效地改善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与温暖起来。学校也多方面关注教师幸福指数的提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来丰富教师精神生活,引导教师以积极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
(二)成就幸福的学生:“让学生精神起来”。作为小学生,孩子们必须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建立自尊和自信。明确小学阶段重点培养的六项品质:善良、爱、真诚、创造力、感恩、热爱学习。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监控网络。学校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的学生,对其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困惑。
(三)构建幸福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首先,搭建具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其次,有步骤地、递进式地开发特色课程。已完成起始年级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及全校性综合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再次,研制“幸福课堂、幸福班级”的指标体系。学校从“积极情绪”“投入参与”“积极的人际关系”“意感”“学业成就”五个维度,对幸福班级、幸福课堂的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二、幸福学校建设的策略
(一)构建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系。以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研为切入点,构建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发展、生命与价值的内容体系,并注重体验学习、营造合作氛围、尊重知识建构的创新积极心育活动开展
(二)挖掘学校、家庭积极环境因素 ,建设积极班级、培育积极教师,为学生心理发展提供支持,形成了立足全面,阶段递进,主动预防,自主自助, 系统协同的积极德育体系。
(三)注重顶层设计,形成学校社会、家长建立成“三位一体”的心育工作网络。开发了学校心育课程,以项目化学习方式推进心育校本课程的落地实施。
(四)开发幸福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组织教师开发构建了多样态的心育课程:一是幸福力课程指的是结合积极心理学提出的幸福15种能力和学校文化相结合,建设了17面幸福文化墙,将隐性文化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五)常规课与心理兴趣社团课相结合。在中高年级年级开设心理课,比如说自我探索、潜能激发、团队建设这些板块,很受学生喜爱。低年级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中高年级更加重视生涯规划。
(六)积极建设好家长学校,建设适合家长学习的课程体系。家长学校是我校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有必修课、选修课,线上线下相结合。
(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构建自主支持的策略系统、胜任支持的策略、关系支持的策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源。
(八)活动育人,幸福洋溢。通过幸福中心节、教育戏剧等形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每年5月是学校幸福中心节是也是心理健康节。节日上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幸福学校主题活动形式
(一)以戏剧表演为抓手,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模式。在上述八大实施策略引领下,在幸福学校主题活动的开展上,自2014年以来坚持不懈地对“教育戏剧”的探索和实践,既通过戏剧表演达到育人的目的,又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融入其中。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更加坚定了“以积极心理为底蕴,以戏剧表演为抓手的”的改革,拓展摸索出了“3+3动心剧”的全新德育模式。“3+3动心剧”模式即3形、3特、3效。
(二)开展主题团辅,形成“心戏团”团辅工作模式。 我校在开展常规主题心育活动的基础上,发现心理剧和活动是最吸引学生的两种心育方式,故在长期的摸索中,运用心理剧结合团辅的形式,即一戏一团一心晴,形成“心戏团”模式,为学校心育工作注入新活力。每月确立一心理主题,根据主题确立相关团辅活动,排练心理剧和确定心理微讲座,用这种更加吸引学生的模式,让心育工作更走心。
四、幸福学校建设保障
(一)坚持积极心理专题学习,落实全员育人工作机制,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积极德育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例会,扎实落实,深入推进。
(二)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具体抓落实,实施积极德育的方案制定、学习和实施、检查、评价。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估、监督、考核体系。
(三)学校全力落实德育经费,支持德育工作必须的场所、设施、设备、网络资源等工作的开发,为新时代学校德育添砖加瓦。
(四)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学校探索多元评价体系,从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成果性评价、等级性评价来全面地评价师生,形成独具特色的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