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县城小学学生的家庭情况而言,不容乐观。一些父母忙于事业,不注重孩子的教学,不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且一些学生也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不论是在生活中,亦或是在学习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为了帮助小学生形成性正确的三观,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差异性的设置相应的教育策略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将展开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县城小学;异地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引言
就异地留守儿童本身而言,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使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孤僻、敏感、自卑心理。而且由于异地留守儿童与父母接触较少,其父母不论是在亲情上,亦或是在教育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畸形、性格偏差等问题。就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来看,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导致异地留守儿童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儿童。在小学教育中,尤其需要关注异地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对其进行纠正,进而使其可以健康成长。
一、家、校、社会三者共育
在解决异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不仅需要班主任参与其中,而且需要家长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投身于异地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中。
(一)班级内部成立异地留守儿童教育小组
在班级内部,成立异地留守儿童教育小组是必要的。在组织内部,安排相应的负责人,成员包括班主任、家长委员会成员等,有效的解决异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了有效的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定期在班级开展讲座,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变得更加自信、健康。
(二)重视家校共育
针对异地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和心理问题,班主任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因此在解决异地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即使由于一些家长外出打工,班主任不能面对面的与家长进行交流,但是也应该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家长进行线上交流,交流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家长尽可能多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情感满足,即使不能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从而减少留守儿童出现父爱、母爱缺失的情况,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比如,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出现早恋的情况,班主任在发现情况之后,应该首先对学生的性格等进行分析,然后再与学生的父母联系,以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父母的为人,在此之后引导父母和自己一起使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解决学生早恋问题,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和有效性,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留守儿童特点,开展主题月活动
在过完春节之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常会为了生计而奔赴远方打工,离开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对异地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关注三月这一个节点。在春节前后,学生经历了见到父母的喜悦,但同时也经历了与父母分离的痛苦。而小学生年龄较小,不会排解自己的情绪,更倾向于压抑情绪,而在情绪的压抑中容易使学生的负面情绪越演越烈,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在3月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根据异地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尽可能消除留守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其更加积极的学习与生活。
(二)采用合理的方式纠正留守儿童的不当行为
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其有更多的不当行为,恰当的对其进行纠正是必要的。比如,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留守儿童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具有很大的网瘾。针对这类情况,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在班会时间,班主任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播放一些多日留连网吧、日渐消瘦的人的图片,让学生感到害怕,从而逐渐戒掉网瘾。或者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网瘾少年悲惨结局的影片,从而警醒学生,引导学生戒掉网瘾,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健康成长。
(三)鼓励异地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异地留守儿童而言,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这些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异地留守儿童结交更多的朋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开阔眼界,逐渐的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健康的成长。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的在这些活动中有所成长,充分发挥这些活动的作用,实现异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带领异地留守儿童走出校园,走进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从而使异地留守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感触,有所成长。
总结
与普通学生相比,异地留守儿童有所不同,其并未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成长,更多是爷爷奶奶隔辈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在异地留守儿童中,父母的角色都有所缺失。这就导致异地留守儿童在较小的年纪就难以体会到父爱和母爱,在亲情上有所缺失,进而导致留守儿童将其表现在自己的心理和情绪上,心理上过于敏感、自卑,情绪也缺乏稳定性。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异地留守儿童无论是心理上,亦或是行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而出现辍学情况。而为了保证异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使异地留守儿童具有更加健康的心理,为了保证异地留守儿童积极学习,无论是学校,亦或是老师,都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帮助异地留守儿童走出负面情绪,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生绪.关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2021(1):223.
[2]骆串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未来英才,2017(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