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于2017年9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用,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时代也随之到来了。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名著阅读这一板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名著阅读不仅发生了量变,更要求学生在量变的基础上达到质变。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使名著阅读成功进行的动力和源泉。而如何才能激发兴趣,更好地理解名著内容,这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的考验。于是,笔者提出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情境创设。

【关键词】名著阅读;情境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背景

近年来,教育事业加速发展,课程改革持续深入,语文在学科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中的名著阅读不仅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尤其是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问世,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量由原来的每学期一本,变为现在的每学期六本,三年即36本名著,其量之大,可见一斑。

于学生而言,加大名著阅读量对其未来的发展定然是益的。通过广泛地阅读,阅读速度会随之提高,知识视野会随之拓宽、核心素养也会逐步得到提升等等。但眼前的这些名著在一定程度上也真真实实的成为了学生的“包袱”。初中阶段的名著,作者既有国内的,如《朝花夕拾》、《平凡的世界》等,又有国外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等;著书的时间既近代的,如《红岩》等,又有现当代的,如《骆驼祥子》、《傅雷家书》等;语言文字既有文言文,如《水浒传》等,又有白话文,如《湘行散记》、《创业史》等,甚至还有其他国家的语言。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阅读书目,学生很可能会感到疲劳。甚至会因为语言、时代等各种因素的差异而觉得枯燥、乏味,继而失去阅读的兴趣。

而这样的转变也在无形中在暗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但往往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单一,甚至会忽视名著阅读教学,仅仅让学生自行阅读。因此,名著阅读教学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简单的阅读学生能自行完成,但由于阅读量的上升,短暂的记忆往往难以应对考试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因此在名著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教学,如圈点勾画法、思维导图法、速读法等等。而与此相比更为紧要的是要让学生不能为其所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阅读情境的含义及创设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而阅读情境即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创设各种各样符合要求的场景,通过教师所选取的不同方式,带领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知并从中获取知识。

为了摆脱以往枯燥乏味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真正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教学。笔者提出了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情境的创设。

三、阅读情境创设的方法

(一)借助游戏创设阅读情境

结合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课堂上若没有足够的亮点和吸引力,学生很容易分心。而据笔者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游戏的热情较高,以做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未尝不可一试。因此,在进行《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教学时,笔者借助“游戏”的方式来创设情境,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如在“漫游海底世界”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以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艇长的身份,结合书中的内容向学生发出一张《邀请函》:“你们好,我亲爱的伙伴们!在这片苍茫的大海上遇见你们真是三生有幸,恰好敝人将到克雷斯波岛打猎,若你们能一同前往,将不胜荣幸之至。”从而邀请学生去“克雷斯波岛”打猎,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如:问题一:“你们知道克雷斯波岛在哪里吗?”问题二:“在海底森林打猎,你们认为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学生通过讨论会对克雷斯波岛这个海底森林充满好奇,并会结合自身去猜想所需要的装备设施:潜水服、氧气瓶等,而这些问题的提出便是在提醒学生注意点之所在。接下来就由学生阅读《漫步海底平原》这一章,并在阅读后将阅读所得和阅读前的猜想进行比对。再让学生想象一下1870年左右的科学发展情况,从而告知学生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想象也是科其基本要素之一。”

又如笔者在“漫游人文世界”这一教学环节中,利用文中阿罗那克斯教授对尼摩艇长身世之谜的探求,鼓励学生一起来帮助阿罗那克斯教授解开尼摩艇长的身世之谜。笔者通过截选文中的部分片段,如第一部分第十章《海洋人》中:“我是一个已经与人类断绝关系的人,现在偶然与你们相遇,这很令人犯愁。你们的到来扰乱了我的生活……”这里学生会猜测尼摩艇长可能是一个被世界伤了心的人等;第一部分第十三章《几组数字》中:“当我还是陆地上的居民时,我在伦敦、巴黎、纽约学习过。”此处学生可能会猜想尼摩艇长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等;第一部分第十三章《几组数字》中:“我可以毫不犯难地把法国的上百亿债务还清!”

学生可以猜测尼摩艇长是一个富有的人……通过这些片段教师带领学生对尼摩艇长的身世进行猜测和探秘,也以此来激发学生继续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甚至还可以介绍学生阅读儒勒·凡尔纳的另外一部作品《珍珠岛》。

(二)借助现实创设阅读情境

在《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中提到了很多海洋生物,如“植虫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藻类……”这些生物绝大多数是当时作者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来的。在1870年当时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我们是有条件去真实观赏和接触的。如在文中第一本部分第十六章《漫步海底平原》中,作者提到的僧帽水母、各类海藻……如在第二部分第五章《阿拉伯隧道》中作者提到的美人鱼——儒艮,即海牛。这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已经可以去亲眼目睹甚至去触碰了。学生们完全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去真实的观赏和接触。笔者即借助学生到上海海昌公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让学生在赏玩的过程中去寻找书中所提到的各类海洋生物。通过切身观察,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回来之后再利用课堂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来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对当时科学世界研究之深入。

(三)借助视频创设阅读情境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出于对文学作品的赞叹或热爱,许多有理想抱负的艺术家将诸多文学作品,诸如中国的“四大名著”等都翻拍成了电视剧或电影。这些影视作品虽有后期的艺术加工,但在某些方面去可以说是真实的再现了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对于一些无法接受深奥、枯燥的文字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恩赐。而《海底两万里》也不例外,这部优秀的科幻小说曾被多次拍成电影。

而在语文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在某些情境下,借助现代科技视频,能让学生具有更好的空间感知和审美感知。如在“漫步科技世界”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会对文中的“鹦鹉螺”号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但关于“鹦鹉螺”号操作原理、空间布置等方面的文字描述颇具科学色彩,对于没有这些科学知识基础的学生而言,阅读时往往会感到枯燥、冗长,无法继续阅读。因此,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选取一段视频,让学生在画面中感受“鹦鹉螺”的空间设置和陈设布置。通过直观感受与文字的结合,能让学生更真切的体会到“鹦鹉螺”号的前卫和豪华,从而加强艺术的震撼力。与此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儒勒·凡尔纳想象力的丰富及其科学知识的扎实,继而提出科幻小说的第二个基本要素——科学元素。

又如在第二部分第三中《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中,尼摩艇长为了拯救一个陌生的采珠人,与鲨鱼进行激烈的搏斗。通过视频展现画面,用音效、画面渲染紧张、激烈的气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尼摩艇长英勇无畏、沉着镇定等人物形象。

四、阅读情境创设的反思

初中语文阅读情境创设是以激起学生名著阅读兴趣、保持名著阅读热情、提高名著阅读效率为出发点的。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量不断加大、难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认真阅读原著、仔细揣摩问题、精心设计方法,特别是要寻找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名著原著的内容,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事物,加强良好阅读情境的创设。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并因此产生继续阅读的热情。让学生在名著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汲取。

注释: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儒勒·凡尔纳.陈筱卿.海底两万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8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