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在语文课堂设计上做文章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要不断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是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本策略的课程,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不能变的,否则,语文课就变味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立足点;创新;高效

在教学创新的观念下,小学语文课堂一扫以往语文教学沉闷的课堂气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践着新的课程理念。但是,现在的一些课堂教学却陷入了另外一种误区,走向另一种极端。一些语文课堂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落入了模式化的套路。还有的教师在导读时为体现自主学习、尊重学生选择,就说:“你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喜欢哪一句就读一哪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内容”,“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些话在一时之间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流用语。

思考:不喜欢的内容还要不要读了?不喜欢的阅读形式还要不要掌握?《语文课程标准》列出的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形式,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再者整篇课文只抽出一个自然段或一两句话进行朗读训练,就行了吗?须知,语感的感悟与培养应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一句一句地指导学生读书,没有情感的激发,没有充分的酝酿和铺垫过程,光选出一两句话训练学生读,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实在是强人所难。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创建既轻松又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因此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我用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利用课文的两幅插图进行对比来导入,巧设悬念:为什么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时,学生心中产生了疑问,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去文中寻求答案。

二、声情并茂,增强兴趣

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先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配上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海底,看到了什么样的珊瑚?什么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并配合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放置于这样的情境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要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等。又如:在《荷花》这篇课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个情境,其中有碧叶相连的画面,有轻松愉悦的音乐,有充满童真的语言,有栩栩如生的表演,让童真童趣在课堂上荡漾。课文第二段:描写了荷花的各种姿态。我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展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在孩子们的一声声惊叹中深深感受到荷花的美。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方式灵活,提升能力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在学习《花钟》一课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各种花儿开放的时间相同吗?它们开放的样子一样吗?”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知道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而且开放的时间跟温度、湿度和光照,以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理解植物学家修建“花钟”这一做法的奇妙之处。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会勤于思考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

1.审题激质疑:关键字句是题目的“窗户”,透过“窗户”才能领略内涵,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比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可这样设问:“岛”是什么意思?“群岛”又是什么意思? “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富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线索,层层递进,理解内容。

2.身边小事启质疑:除了课堂教学训练

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的日常事务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巧用媒体,提高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优化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等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中“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学生难以理解的是这“咆哮的洪水”竟然能把整个村庄不知卷到何处。我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向学生展示洪水暴发的的情景,学生看后,为洪水的破坏力所震惊,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课文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五、点燃火花,培养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记得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在学习完课文以后,我问:你还有什么方法与时间赛跑?

学生回答:把后面没学的课文先预习;在学习课文之前,把课文读流利;每晚在八点钟完成作业;平时20分才能洗完澡,现在要十分钟完成……什么千奇百怪的做法都有,只要合理的,我都会给予表扬与鼓励,为的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不断重复,不断改进的工程。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能

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社会有用之才。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课堂设计上做文章——致力学生

核心素养的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展翅高飞,在知识的天空翱翔。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2021年10月

[2]《如何有效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2022年4月

[3]《语文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课堂》2021年5月

[4]《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2021年11月

[5]《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2022年3月

[6]《小学阶段如何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2022年1月

[7]《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2021年7月

[8]《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2021年12月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